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一、園地選擇
1.地理位置 在建立獼猴桃生產基地時,應選擇水源、交通較方便的地方。尤其是地形複雜的山區,必須考慮到產品有道路運出。
2.海拔高度與地形地勢獼猴桃園宜建立在海拔較高的山區,但不宜超過海拔1000米。丘陵地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是獼猴桃較適宜的栽培區。但一定要有水源,以防夏秋高溫幹旱。山地生態條件非常適宜,但要注意坡度、坡向與坡位的選擇。一般盡量選擇15度以下的緩坡地或較平坦地段。宜選擇南向或東南向的向陽避風坡,忌選北向。不宜選擇山頂或其它風口(特別是生長季節的風向)處建園。
3.土壤 宜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又有適當保水能力的微酸性土壤。避免在粘重土壤中栽植。
二、設置防風林
獼猴桃抗風力差,春季大風常折斷新梢,損傷葉片及花蕾;夏季幹熱風降低空氣濕度,引起土壤水分大量蒸發而幹旱,葉片焦枯,生長受阻;秋季大風,擦傷果實,影響商品價值。因此,建園前就要建造防風林。
防風林樹種應選擇女貞、杉木、濕地鬆、柳杉、水杉、楊樹、樟樹、枇杷、冬青、枳殼等,實行常綠與落葉、喬木與灌木相配合,並以常綠樹種為主,以預防4 月~5月的風害。主林帶應設置在迎風方向,山地則在山背分水嶺及果園邊沿地區。折風帶建立在園內支道、排灌溝邊沿。山背及果園外圍林帶至少要栽4行,園內折風帶栽1行~2行。林帶中喬木行距2米~3米,株距1米~1.5米,灌木密度加倍。
此外,主林帶與近的獼猴桃植株距離應在10米以上,折風帶與獼猴桃距離4米~5米。林帶與獼猴桃間挖1道隔離溝,以防根係深入果園,影響獼猴桃植株生長。麵積較小的園地,可在果園外圍迎風麵栽幾行防風樹即可。同時,為提高防風效果,可在永久防風林帶內側或外側栽2行意大利楊、毛白楊等幹性強、生長速度快的速生樹種,並用1米~2米×2米~3米的方式種植,以迅速形成臨時防風林帶。
三、栽植
1.授粉品種的選擇與配置獼猴桃屬雌雄異株果樹,栽植時需配置相應的雄性授粉品種。雄性品種的花期應與雌性品種相同或稍早於雌性品種1天~3天,且兩者授粉親和性好。同時,授粉品種本身花量要大,花粉量多,花粉萌芽率高,而且花期要長,至少能全部覆蓋相配雌性品種的花期。一般雌雄株配置比例為8∶1,但近年研究結果表明,適當提高雄株比例,有利於提高單果重、品質和風味。故有許多地方雌雄比例提高至5~6∶1。
2.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一般依架式、土地條件及栽培管理水平而定。土壤瘠薄、肥力差的地方可密一些;“T”形小棚架比平頂大棚架密些。對於籬架多用3米×4米的株行距,“T”形架采用3米~4米×4米~5米的株行距,平頂大棚架多用4米×4米~5米的株行距。
3. 定植時期與方法獼猴桃從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均可栽植,以落葉後盡早栽植為好,早春栽植時間不宜遲於2月底。獼猴桃根係主要是肉質側根,不耐踐踏,故栽植時宜用鬆散細碎的表土填入根際,用腳輕輕踏實,澆定根水。定植後適當重剪,留3個~5個飽滿芽即可。在苗木旁插1根長約1米的小竹竿,將幼苗固定,以免風折。
4.定植後的管理獼猴桃栽植後,要經常保持樹盤濕潤、土壤肥沃,防止受漬、受旱,提高成活率,加大生長量。結合抗旱灌水,多次適量追肥。一般定植後的2個月開始,每次每株用尿素50克~100克,加水10公斤~20公斤澆施。夏秋幹旱季節進行樹盤覆蓋保濕防旱。此外,注意多留側枝養根,促進多次抽梢。生長期不宜采用過量抹芽、控冠等辦法,盡量保留較多的中、下部側枝,增加總葉麵積,促根促梢,提早結果。四、立架
獼猴桃為藤本果樹,若自然生長則易發生攀緣和嚴重相互纏繞現象,既影響正常生長結果,又不便於田間管理。因此,必須設立適宜其藤蔓生長的架式並采用相應的整形修剪技術。架材是獼猴桃建園的主要構件,宜在栽植前盡早設立,否則影響植株的生長及整形。獼猴桃架式很多,一般以籬架、水平大棚架、“T”形小棚架及簡易架較為普遍。
1.單壁籬架 與葡萄籬架相似,沿行向每隔3米~5米立一個支柱,柱高2.6米~2.8米,入土0.8米。柱上拉2道~3道鐵絲,第1道離地麵60厘米~80厘米,其上等距離拉,獼猴桃枝蔓引縛在垂直架麵上。拉絲可用6號~8號鍍鋅鐵絲。
2.水平大棚架 棚高1.8米~2米,支柱間距離3米×5米、4米×5米、5米×5米或3米×6米,用鋼筋、三角鐵(6厘米×6厘米)或2塊10厘米×2.5厘米層狀木板條連接支柱作為橫梁。棚麵上每隔60厘米~90厘米拉一道6號~8號鐵絲成網格狀或單向水平狀,鐵絲固定在橫梁上。
3.“T”形小棚架 地上部分支柱高1.8米,單行立柱,每隔4米~6米設一個支柱,柱頂架設一個“T”形橫梁,其長度為1.5米~2米。橫梁上拉水平鐵絲3道。為了克服該“T”型架不抗風的缺點,可將普通“T”形架改進為降式“T”形架或帶翼“T”形架。
4.簡易架 山地果園可利用當地竹竿、雜木等作架材,采用一株一架方式搭設簡易支架。而目前應用廣的則為喬化栽培的三角架。該架式很像菜農種豇豆所搭的支架,每株樹1架。選用1根長2.5米~3米、直徑4厘米~5厘米的竹竿沿主幹插入土中作中柱,主幹直接縛於竹竿上。再選3根長2米~2.5米、直徑2.5厘米~3厘米的竹竿作支柱,下端分別在離中柱80厘米左右處斜插入土中,形成一個正三角形,上端用鐵絲與中柱紮緊。再用粗2厘米左右、長1.2米左右的竹竿3根,在3根支柱離地麵80厘米處橫紮一周,將3根竹竿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水平三角形,以托起第1結果層和加固架式。
上述架式中,從綜合效果來看,以“T”型小棚架和水平大棚架較為理想。具體采用哪種架式,則要根據果園的地形地勢、架材來源及經濟條件來綜合考慮。在平地而且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多選擇水平棚架或“T”形架。而在經濟狀況不寬裕地方,建園初期可用簡易架,以後逐漸改為“T”形架或水平棚架。在丘陵山區建園,條件好的可用 “T”形架,經濟條件不允許的可采用簡易架。美味獼猴桃品種一般生長勢旺,多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故多用水平棚架和“T”形架。無論哪種架式,植株都應定植在柱子間的中央,這樣可使枝梢均勻分布於架麵,同時成年以後,主幹也可起支撐作用。此外,各種架式的邊柱均應采取加固措施,使立柱不致歪斜。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獼猴桃產業網,網址:http://www.mihoutao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獼猴桃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