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大櫻桃常見病害防治及平衡施肥技術
1、清園
在落葉後清園的時候,一定要一次性、徹底地把果園中的殘枝爛葉、病果、蟲果等打掃幹淨,將其深埋到土壤中,這樣既能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為果樹提供氮肥,又能減少環境汙染,起到保墒保水的作用。可見,清園處理是十分必要的。
2、流膠病
病因:生理性缺鉀、病毒、病菌、蟲害或人為損傷等。
治理方法:①1斤硫酸銅,3斤石灰,10斤水和0.5斤食用油(花生油、豬油等)混合均勻,對流膠部位塗抹(注意:塗抹時不要人為地把流膠刮下,否則會加重病情),3~5天塗抹一遍,連續塗抹2~3遍即可。此法對大櫻桃、杏樹、桃樹流膠病均有效。②先將發病部位用刀刮掉,露出形成層而不傷之,如果形成層已經染病黑化,則要把黑化部位全部刮掉。在病斑上部向健康部位多延長1~2cm,向病斑下方健康部分多延長2~3cm。然後將海藻精植物免疫增產調理素1000倍+消毒立逃500倍+殼寡糖檸檬酸鹽愈傷劑500倍混合溶液,羧甲基殼聚糖防護劑50倍,依次塗刷到病斑上。③刮淨病部,用海藻精500倍稀釋液將黃土攪和至衡粘待用。用豬用鏈黴素抹病部,再用黃泥塗抹封口,後粘上塑料薄膜,用繩紮死,防雨防脫落,20天後取下塑料膜。
3、腐爛病、粗皮病、幹腐病、木腐病(木腐病的發病現象:在枝條的局部長出很多白色的木耳)
病因:病毒、病菌等侵害。
治理方法:將10斤水和1斤食用鹽同時放到鍋中燒開,冷卻後刷在病株枝幹上,隔半個月再刷一次,共刷兩次即可有效殺死病菌或病毒,徹底把果樹治好(注意:此法要在果樹休眠期到萌芽前實施)。
4、裂果病
大櫻桃采摘前,果實表麵出現發軟、發蔫症狀;或出現水浸狀果肉(玻璃果);或出現豆斑病;或在果實進入膨大期後,遇到雨水就出現裂果現象。
防治方法:①自始花期至采摘前7天,每7~10天用含高鈣的微量元素肥葉麵噴施1次 。②根係補鈣。秋冬季或開春以後,在每棵果樹根係分布區挖2~3個小坑,深度20cm左右,每個坑埋入0.5斤左右生石灰,然後用土掩埋(注意:一定不要澆水,要讓其慢慢分解)。一次使用可管2~3年。在土壤中埋入生石灰,還可以起到調節土壤酸堿平衡,降低病蟲害的作用。
5、果麵著色不均勻、成熟晚或進入7~8月份以後,葉片出現淡紅色,並迅速停枯死亡
病因:缺鎂導致樹體養分運輸不良。
防治方法:①根係補鎂。施農家肥、土雜肥的時候,把適量煤灰混入肥料中,在果園中以放射形條狀溝施到土壤中。一畝地施200斤左右煤灰即可。②葉麵補鎂。在大櫻桃采收前20天左右,用培爾鈣鎂800--1000倍均勻地噴施在大櫻桃葉麵上。也可以與農藥混合噴施。
6、頂枯病(即從樹體頂端開始出現死梢、死枝,並蔓延到整株樹體,導致樹體死亡)
病因:缺硫。防治方法:一棵櫻桃樹補充100~150克硫磺粉。把硫磺粉與土混合均勻後施在樹體根係土壤中。
7、黃葉病(從樹葉邊緣開始發黃並向葉內蔓延)
病因:缺鐵。
防治方法:因雨水大使果樹出現黃葉病的時侯,用鼇合鐵或瑞豐1號與農藥混合噴施在果樹上,3~5天可見效。
8、果皮粗(粗皮病)、果肉硬、果實表麵出現紅點;出現裂果(注意缺鈣也會發生裂果病症)
病因:缺矽。
防治方法:葉麵補矽。在果樹幼果期,用0.4%的矽酸鈣溶液(200克矽酸鈣兌水100斤)對葉麵噴施。
9、小葉病、花葉病
病因:缺鋅。
防治方法:在春季櫻桃萌芽前,用0.3%的硫酸鋅溶液(150克硫酸鋅兌水100斤)噴灑幹枝。
10、葉麵上出現微小白點
病因:缺銅。
防治方法:不必單獨補充,隻要確保每年噴施兩次波爾多液即可。
11、凍害(側枝背上有腐爛症狀,並且木質部發黑腐爛,發生腐爛)
病因:缺鉬。
防治方法:結合追肥,每畝施用5~6斤鉬酸氨或鉬酸鈉。
12、落花落果、畸形果、開花不座果
病因:缺硼。
防治方法:在萌芽前和幼果膨大期兩次噴施海藻精800倍稀釋液加0.3%硼砂水溶液(先用3~4斤溫水兌150克硼砂充分溶解後加涼水,在短時間內噴施)。注意施硼砂的時候一定不能過量,一棵果樹施用的硼砂多不能超過20克,否則會引起硼砂中毒。
13、平衡施肥技術
①掌握施肥時間。佳施肥時間為:在9月中、下旬施70%的肥料,剩下的30%的肥料在花前、花後、果實膨大期各施1次。采果後也要追肥,一年中一共施4次肥即可。②施肥應注意肥料中氮、磷、鉀的平衡(可以避免土壤出現板結、酸化)。氮、磷、鉀3種元素在肥料中的佳比例應為2︰1︰2。要按照“控氮、降磷、增鉀、補微”的八字口訣來施肥。(即降低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提高鉀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從幼果期開始到果品采收期間,嚴禁往地裏追施氮肥以避免出現果樹旺長而降低果實產量。可在果實采摘後,把0.3%的尿素水溶液噴到樹枝葉上,可以有效控製在土壤中氮肥的含量,更可以延緩果樹葉片衰老,增強果樹貯藏營養,為來年豐產提供保障。
病蟲害防治
第一節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櫻桃褐斑病
(一)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新梢和果實。葉片發病初期形成針頭大的紫色小斑點,以後擴大為圓形褐色斑,邊緣紅褐色或紫紅色,直徑1~5毫米。後期,在病斑上生長有灰褐色黴狀物,中部幹枯脫落,形成穿紮,邊緣整齊。新梢和果實上的病斑與葉片上的病斑類似,空氣濕度大時,病部也產生灰褐色黴狀物。
(二)侵染規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葉上越冬。翌春氣溫回升,遇有降雨時,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葉片。一般5~6月份即可發病,7~8月間發病重。
發病輕重與樹勢強弱、降水量多少,以及立地條件等有關,樹勢弱,降雨量多而頻繁,地勢低窪,排水不良,樹冠鬱閉,通風透光差的果園,發病重;反之則輕。不同品種間,以大紫、小紫和紅蜜等發病較重,佐滕錦、那翁和雷尼等發病輕。
(三)防治方法 1、人土防治。加強果園的綜合管理,改善立地條件,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越冬休眠期間,徹底清理果園,掃除落葉燒毀,消滅越冬菌源。
2、藥劑防治。萌芽前全園噴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落花後至采果前,根據降雨早晚和降雨量的多少,噴布1~2次70%化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采果後,噴2~3次 43%五唑醇5000倍。
二、櫻桃細菌性穿孔病
(一)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枝梢和果實。葉片受害,初呈半透明水浸狀淡褐色小點,後擴大成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毫米左右,病斑變成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圍有黃綠色暈圈。繼後病斑幹枯,易脫落穿紮。
(二)侵染規律 病原細菌在病葉或枝梢上越冬。翌春,隨著氣溫的上升,屆開花時,細菌自病斑內溢出,通過雨水傳播,經葉片的氣孔、枝條及果實的皮孔侵入。葉片一般於5月份開始發病,雨季為發病盛期。春季氣溫高、降雨多、空氣濕度大時發病早而重。潛育期16℃為16天,20℃時9天,25~26℃時4~5天,30℃時8天。
(三)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加強土肥水管理,控製氮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
2、藥劑防治。大櫻桃發芽前,噴布一次1:1:100倍波爾多液,消滅越冬菌源。謝花後、新梢速長期,噴布25%葉枯唑可濕性粉500~800倍液、農用鏈黴素200單位, 采果後,噴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劑2000--3000倍液,可以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櫻桃葉斑病
(一)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葉片受害後葉脈間形成褐色或紫色近似圓形的壞死病斑,葉背產生粉紅色黴,病斑聯合可使葉片大部分枯死,造成落葉,葉柄和果實有時也能受害產生褐色斑。
(二)侵染規律 病原菌在病葉上越冬。春季轉暖後,在子囊中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隨風雨傳播,造成侵染。潛育期1—2周,表現症狀後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侵染。
(三)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性,冬春季節,徹底清除病落葉,消滅越冬菌源。
2、藥劑防治。萌芽前全園噴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謝花後至采果前,噴布1~2次70%代森錳鋅600倍液;采果後噴布5%腈菌唑高滲乳油1500--2000倍液2~3次,可以有效地控製葉斑病的危害。
四、根癌病
(一)症狀 主要發生在根頸處,有時也發生在粗側根上。發病初期,被害處形成灰白色的瘤狀物,光滑柔軟,隨果樹生長,瘤體不斷增大,表麵漸變為褐色至深褐色,表麵粗糙或凹凸不平。患根癌的病株,由於樹勢較弱,長梢少,往往形成大量短枝並形成大量花芽,根癌較輕時,可正常開花坐果,且坐果率很高,但花期略晚,展葉亦遲,果實可正常發育。根癌較重時,花期更晚,展葉更差,坐果率低,果實發育中途大量脫落,隻有少部分發育至成熟,但果個小、品質差。病樹生長緩慢,樹勢衰弱,抗性降低,漸至死亡。
(二)發病規律 根癌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病原菌到癌瘤組織內越冬,或在癌瘤破裂脫皮時進入土壤越冬。降雨或灌溉,是病原細菌傳播的主要途徑。地下害蟲在傳播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土壤濕度大,有利於發病,土溫在22℃時,適於癌瘤的形成。堿性土、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時,發病重。中國櫻桃作砧木很少發病,酸櫻桃、山櫻桃、實生甜櫻桃發病重,考特砧發病尤重。
(三)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砧木。宜以中國櫻桃作大櫻桃砧木,尤以大葉草櫻桃好。嚴格檢查出圃苗木,淘汰燒毀病苗,健苗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用根癌寧(K84)生物農藥30倍液浸根30分鍾。對已患病植株,用利刀將癌瘤切除幹淨,傷口用K843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劑塗抹保護。後每株再灌根癌寧(K84)30倍液或10%雙效靈200倍液。
五、根頸腐爛病
(一)症狀 危害根頸部,以後逐漸蔓延到較粗側根的基部,病部先出現水浸狀褐色病斑,皮層組織受到破壞,逐漸潰爛,後蔓延擴大,後形成層腐爛。導致樹勢衰弱,花量增多,但坐果率甚低,果個變小,致使整樹死亡。
(二)侵染規律 真菌病害,該病多發生在5~15年生初果期樹和初盛果期樹,病菌由根頸部的傷口侵入,逐漸向地下根係蔓延。該病的發生與甜櫻桃品種、砧木、立地條件及氣候條件有關。先鋒品種容易生病;小葉類型中國砧木發病重,大葉類型中國櫻桃砧木很少發病;用種子繁殖的砧木發病重,用壓條繁殖的砧木發病輕;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果園發病重;土質疏鬆,排水透氣好的果園發病輕;高溫、多雨、多大風的年份,發病重。
(三)防治方法 搞好果園土壤改良和平整工作,使土壤不積澇,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以減輕發病程度。防治土壤害蟲。做好蠐螬等土壤害蟲的防治工作避免和減輕傷及根係,減少病菌的侵入通道。選用營養繁殖的根係發達的大葉類型中國櫻桃作砧木。及時檢查樹勢變弱的植株,發現根部罹病,立即治療,在病部用利刀縱向平劃數道間距3毫米左右,深達木質部,塗以50倍的胂平液(1份40%福美砷、0.5份平平加、50份水)連抹兩遍,也可用石硫合劑塗抹。
六、流膠病
(一)症狀 患病樹自春季開始,在枝幹傷口處以及枝杈夾皮死組織處溢泌樹膠,流膠後,病部稍腫,皮層及木質部變褐色腐朽,腐生其他雜菌,導致樹勢日衰,嚴重時樹幹枯死。
(二)發病規律 流膠病是大櫻桃的一種生理病害。多從6月份開始發生,采果後,隨著雨季的到來,尤其是新梢停長後,經過長期幹旱偶降大雨或大水漫灌時,流膠更重,土壤粘重、長期過於潮濕或積水均易引起流膠,偏施氮肥也易引起流膠。枝幹病害、蟲害、凍害、日燒及其他機械造成的傷口也易引起流膠。
(三)防治方法 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配方施肥,控製氮肥用量。雨季及時排水,嚴防園內積水。改變灌水製度,采取滴灌、滲灌或溝灌,避免大水漫灌。防治枝幹病蟲害,預防凍害、日燒等,盡量減少機械傷口,修剪造成的較大傷口塗保護劑。對已發病的枝幹及時徹底刮治,塗抹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再在傷口塗保護劑如鉛油或動物油脂或黃泥,傷口也可以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劑1份、食鹽2份、植物油0.3份加水調製成的保護劑進行塗抹。
七、枝幹幹腐病
(一)症狀 枝幹幹腐病多發生在枝齡較大的主幹和主枝上。發病初期,病部微腫,表麵濕潤。病斑長形或不規則形,常滲出茶褐色粘液,俗稱“冒油”。病部常僅限於皮層,衰老樹上也可深達木質部。此後,病部逐漸幹枯、凹陷,呈黑褐色,並出現較大裂縫。發病後期,病部表麵生有大量梭形或近圓形的小黑點(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
(二)侵染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等,在枝幹的病組織內越冬,翌年4月間產生孢子,借風雨傳播,經傷口或皮孔侵入。潛育期6~30天。溫暖,多雨氣候利於發病;高溫時,發病受到抑製。
枝幹幹腐菌為一種弱寄生菌,樹勢弱時,發病重。樹齡較大,管理粗放時,易發病。
(三)防治方法 加強綜合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加強樹體保護,減少和避免機械傷口、凍傷和蟲傷,及時剪除枯枝。發現病斑及時刮治,並用石硫合劑原液或50倍的福美胂液消毒。早春發芽前全樹噴布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季節噴 2%春雷黴素400--600倍液 。
八、病毒病
(一)症狀 甜櫻桃感染病毒病後,不僅影響樹體生長,影響產量、品質,也影響樹體的壽命。病毒引發的明顯症狀有:整株枝條節間縮短、叢枝;葉脈白化、失綠黃化、小葉、花葉、小葉皺縮、卷葉、葉焦枯、枝幹裂性潰瘍、粗皮、小果等。
(二)侵染規律 櫻桃病毒病害近70種,但主要的是核果壞死環斑病、矮縮病和櫻桃小果病、可以單獨浸染,但更多的是2種或多種複合侵染。病毒病常有隱症現象,溫和性病毒單一侵染,而且氣溫較高,甜櫻桃自身抗病性強時,一般不會表現症狀,受害也輕。反之,如果是強株係或重合侵染,氣溫較低,加之植株抗病性差,症狀會明顯表現,危害也比較嚴重。甜櫻桃病毒病的傳染源主要有帶毒土壤、種子、繁殖材料、昆蟲和其它感病植物,傳播途徑有嫁接傳播、昆蟲傳播、花粉傳播、田間操作傳播等。
(三)防治方法 采用組培技術,培育脫毒苗木。及時處理田間病株,已經發現或經確認的病株實行嚴格隔離,病株量少或嚴重時就挖除。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有機肥料,提高樹體抗性。防蟲抑病,搞好土壤消毒,減少或消滅土壤線蟲,田間的綠盲蝽、蚜蟲等害蟲,應及時噴菌毒清,氨基酸寡糖,病毒寧,花葉寧防治。
第二節 主要害蟲及其防治
一、紅頸天牛
又名哈蟲,屬鞘翅目、天牛科,是危害大櫻桃的重要枝幹害蟲。以幼蟲蛀食樹幹和大枝,幼蟲先在皮下蛀食,後鑽入木質部,深達樹幹中心,在枝幹中心蛀成孔道。呈不規則形,在蛀孔外堆積有木屑狀蟲糞,易引起流膠,被害樹長勢衰弱,嚴重時可造成大枝甚至整株死亡。
(一)形態特征 紅頸天牛成蟲體長26~37毫米,除前胸板為棕紅色外,其餘均為黑色。前胸前、後綠黑色,具細小橫皺紋,兩側各有1個短小銳利刺突出,背部有5個突起。卵乳白色。長橢圓形,長1.5毫米左右,幼蟲體長42~50毫米,初孵乳白色,老熟時略帶黃色,後半部圓筒形。前胸背板前緣中間有1個長方形棕褐色突起。
(二)生活習性 紅頸天牛1年發生2~3代,以幼蟲在樹幹的隧道內越冬。春季樹液流動後越冬幼蟲開始危害,4~6月間,老熟幼蟲在隧道內以分泌物黏結糞便和木屑做繭化蛹,蛹期約20天。6~7月間成蟲羽化,剛羽化的成蟲先在蛹室內停留3~5天,然後鑽出。一般多在降雨後出現,喜歡棲息於樹幹。成蟲白天活動,尤其是中午前後更為常見,可遠距離飛行尋找配偶和產卵場所。成蟲將卵產於主幹和主枝基部的翹皮裂縫中,以距地麵30厘米範圍內多。每隻雌紅頸天牛可產卵40~50粒。產卵時先將樹皮咬一方形小口,然後將卵產在裂口下。卵期8~9天。孵化幼蟲蛀入皮層內,隨蟲體增長逐漸深入蛀食。第一年幼蟲多以3齡越冬,第2年繼續危害,6月份前後危害重。
(三)防治方法 成蟲羽化前,在枝幹上塗涮用10份生石灰、1份硫磺、40份水調製而成的白塗劑,防止成蟲產卵。在成蟲發生期內,利用成蟲中午多靜伏在枝幹上的習性進行人工捕殺。小幼蟲於皮下危害期間,發現蟲糞,即行人工挖除。或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50%辛硫磷5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倍液注入蟲道內,每蟲道10毫米藥液,用泥封堵藥殺之。
二、金緣吉丁蟲
俗稱串皮蟲,屬鞘翅目、吉丁蟲科。幼蟲蛀入樹幹皮層內縱橫串食。幼樹受害部位樹皮凹陷變黑。大樹蟲道外表皮不顯症狀,但由於樹體輸導組織被破壞,因而樹勢衰弱,枝條枯死。
(一)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5毫米左右。全體藍綠色,具金屬光澤。前胸背板中央有1條黑斑。兩側各有兩條長形斑。鞘翹上有數行深藍色斷續條紋,邊緣金黃色,稍具紅色。卵乳白色,長2毫米左右。幼蟲體長36毫米左右。體型扁平,腹部細長,全體黃白色。
(二)生活習性 一般一年發生1代,以大齡幼蟲在被害部內越冬。老熟幼蟲於3月下旬開始準備化蛹,先在枝幹木質部做一個橢圓形蛹室,在蛹室內變成預蛹,預蛹期10天左右。蛹期15~30天。羽化的成蟲因氣溫尚較低,都留在蛀道內。至5~6月間,成蟲向外咬一扁圓形的通道孔爬出來食害樹葉。成蟲多在晴天中午前後氣溫較高時活動,早晚和陰雨天靜伏在葉背麵,受驚擾即假死落地。羽化後10天左右開始產卵,壽命約30天。卵多產於樹幹或大枝粗皮裂縫中,以陽麵居多。每雌蟲可產20~40粒,卵期10天左右,6月下旬為孵化盛期。幼蟲孵化後即蛀入皮層下危害,隨蟲齡增大蛀食部位逐漸加深,可達韌皮部、形成層及木質部。蟲糞粒細,塞滿蛀道。
(三)防治方法 及時清除死樹及死枝,減少蟲源。成蟲發生期,清晨利用假死性振落撲殺,或用黑光燈誘殺。冬季或早春刮除老樹皮,殺滅蛀入樹皮的小幼蟲,或4、5月間,沿蟲道(皮部柔軟處)用刀挖出皮下幼蟲。6月間羽化盛期往蟲道內注射80%敵敵畏乳油10倍液,消滅羽化成蟲。
三、梨小食心蟲
主要危害大櫻桃嫩梢,有時也危害晚熟大櫻桃果實,危害新梢先端,多從新梢上部葉柄基部蛀入髓部,向下蛀至木質化處即轉移,蛀孔流膠並有蟲糞,被害新梢先端枯萎,嚴重影響甜櫻桃生長發育。
(一)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5~7毫米,翅展11~14毫米,暗褐至灰黑色。前翅灰黑色,前緣有10組短斜紋,中央近外緣1/3處有一明顯白點,翅麵散生灰白色鱗片,後部近外緣約10個小黑斑,後翅淺茶褐色。兩翅合攏,外緣呈鈍角。足灰褐色,各足跗節末為灰白色,腹部灰褐色。卵扁橢圓形,中央隆起,直徑0.5~0.8毫米,表麵有皺褶,被乳白色,後淡黃色,幼蟲體長10~13毫米,淡紅至桃紅色,腹部橙黃、頭褐色。蛹長7毫米,黃褐色,漸變為暗褐色,腹部3~7節背麵有2排橫列小刺,8~10節各生一排稍大刺。腹末有8根鉤狀臀棘。繭絲質、白色,長橢圓形,長約10毫米。
(二)生活習性 一般一年發生3~4代。越冬代成蟲出現期,一般為4月下旬至6月下旬,但因氣溫高低也有提前或拖後,以後各代交差不齊。越冬老熟幼蟲多在樹幹基部接近地麵和樹幹與較粗主枝背麵翹皮下做繭。早春成蟲羽化後產卵於大櫻桃葉的背麵,每葉多為1~2個卵,卵期一般4~6天,5月中旬孵化為幼蟲危害桃梢,被害桃梢先端枯萎。幼蟲5月底即老熟,從枝梢及果實脫出,進行化蛹做繭越冬。6月中旬出現第二次蛾,繼續危害嫩梢和果實,主要是此代幼蟲危害大櫻桃晚熟品種的果實。危害嫩梢的,多為越冬代幼蟲的3~4代幼蟲。
(三)防治方法 休眠期刮除老翹皮,消滅越冬幼蟲。8月份在主幹上綁草把,誘集越冬幼蟲,於冬季取下燒毀。在成蟲發生期夜間用黑光燈,或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或在樹冠內掛糖醋液盆誘殺,糖醋液配製比例,紅糖5份,醋20份,水80份。4~6月份每50~100平方米設一性誘劑誘捕器誘殺成蟲。幼蟲危害期間全園噴灑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3000倍液。采用鬆毛蟲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蟲的第一、二代卵,卵寄生率在85%以上,梨小密度顯著減少。
四、綠盲蝽
綠盲蝽是大櫻桃產區發生危害日趨嚴重的一種害蟲。若蟲和成蟲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大櫻桃的幼葉和花果,春季大櫻桃花芽開綻後,若蟲危害正在展開的幼葉,被害葉形成許多不規則孔洞;大櫻桃幼果被害後,由吸吮口溢出紅褐色膠狀物,以後被害果以吸吮孔為中心,開始形成表麵凹凸不平的木栓組織,狀似果點爆裂,隨果實膨大成熟,形成鏽疤或硬療。
(一)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5.0~5.5毫米。雌蟲稍大,體黃綠至淺綠色,頭短,近似鈍三角,複眼黑褐色。觸角四節,比體驅短,黃褐色,尖端色漸濃,第二節長約為三、四節的總和。前胸前緣廣有脊棱,上有微弱的小刻點,前翅綠色,膜質部暗灰色,體背圓凸,脛節刺黑色,卵散產於植物組織內,長1毫米左右。初產時白色,後成淡黃色,孵化前靠近卵蓋基部左右兩側再現兩個紅色小點。卵形似茄子,長彎曲圓筒形,端部尖,中前部粗,後部漸細,蟲共為五齡,初孵化蟲短而粗圓,體色淺黃色,取食後呈綠或黃綠色,3齡若蟲開始生翹芽,5齡體色呈綠色,體上有黑色細毛,觸角淡黃色,末端漸濃,足綠色,跗節未端與爪黑褐色。
(二)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4~5代,以卵在大櫻桃樹頂芽鱗片內和果園內水分含量較高的植物組織內部越冬。翌年4月上旬冬卵開始孵化,先危害越冬植物的幼嫩梢葉,4月下旬是若蟲盛發期,隨越冬寄主的老化,大批2~3齡若蟲遷徙到大櫻桃上危害幼嫩的梢葉。5月上、中旬開始羽化成蟲,5月中旬進入成蟲羽化盛期,進入5月下旬後,隨新梢老化,成蟲開始遷徙到組織幼嫩的植物上危害並在此產卵。以後在園內寄主上危害繁殖3~4代,後一代於9月中旬開始羽化成蟲,10月上旬進入成蟲羽化盛期,部分成蟲開始遷移至果園內,在寄主上危害,並產卵越冬,10月中旬進入產卵盛期,到11月中旬成蟲死亡。越冬代成為翌年的蟲源。
(三)防治方法 消滅越冬卵。冬前或早春清理果園,清除園內及寄主周圍的雜草,結合施基肥和冬刨深埋地下,可消滅寄主上的越冬卵。藥劑防治。4月中下旬(避開花期)在雜草及樹上噴布48%樂斯本乳油1200倍液,或10%吡蟲啉3000倍液。10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蟲產卵期噴布一次48%樂期本乳油12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殺死蟲卵。
五、蘋果透翅蛾
又名旋皮蟲或粗皮蟲。此蟲主要危害大櫻桃多年較粗的骨架枝,危害後引起流膠,使樹勢衰弱。
(一)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2~16毫米。全體黑色,具藍色光澤。前後翅均透明,腹部有兩個黃色環紋。卵橢圓形,乳白色或淡黃色。體上散生短毛,頭、尾部絨毛較長。
(二)生活習性 此蟲每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皮層內越冬,翌年4月上旬開始,開始繼續擴大危害,被害部位有紅褐色糞便排出。幼蟲6月上旬至7月上旬老熟,老熟幼蟲在化蛹前先咬一個圓形的羽化孔,但不咬破表皮,然後吐絲綴糞便,以木屑作繭化蛹,蛹期兩個星期左右。6月上旬至7月下旬,是成蟲發生盛期,成蟲羽化後,將蛹殼帶出一部分,露於羽化孔外。成蟲白天活動,產卵於樹幹或大枝縫隙內,每次僅產卵一粒。7月幼蟲孵化蛀入皮層危害,隨幼蟲成長,使危害部位逐漸擴大。8月中旬以後,開始停止取食。
(三)防治方法 在樹幹上發現有褐色糞便時,用小刀挖除皮層下的越冬幼蟲。成蟲羽化盛期枝幹上噴布30%桃小靈乳油2000倍液,消滅成蟲和初孵幼蟲。
六、桑白蚧
屬同翅目、盾蚧科,又名桃白蚧、桑盾蚧等。以若蟲和雌成蟲群集枝條上刺吸汁液,主要危害大櫻桃二至三年枝,被害處稍凹陷,嚴重時枝條萎縮幹枯,以至整株死亡。
(一)形態特征 雌成蟲體闊橢圓形,扁平,橙黃色或淡黃色,腹部分節明顯,每節側緣突出呈圓形側瓣。臀板背麵約有60個圓柱形腺管,排成兩行。臀針3對。生殖孔周圍有5組盤狀腺孔。介殼近圓形,背麵隆起,白色或灰白色,殼點橙黃色,偏於一旁。雄成蟲橙黃色或橘紅色。前翅1對,膜質,後翅退化成平衡棍。足細長多毛,腹末有1對針頭交尾器。雄介殼長形,背麵有3條突出的隆脊,白色或灰白色。殼點橙黃色,偏於前方邊緣上。卵橢圓形,橙黃色或淡黃褐色。初孵若蟲扁橢圓形,淡黃褐色。蛻皮後開始化泌介殼。雌雄明顯,雌若蟲橢圓形,橘紅色。雄若蟲體型稍大,暗黃色。
(二)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3代,以成熟孕卵的雌成蟲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產卵於介殼中的母體下方或後方。小若蟲孵出後,從盾殼下爬出,分散到枝條,芽腋及葉柄處定居取食,足失去作用不再爬動。一、二、三代若蟲的出現期分別在5月、7月至8月間和9月。雌蟲2齡時形成介殼,經過3次脫皮而成熟,卵產於介殼之下,卵量百粒左右。雄若蟲隻經2次脫皮就化蛹。雄成蟲口器退化不取食。
(三)防治方法 冬季或早春,人工刮刷樹皮,消滅桑白蚧越冬雌蟲體。大櫻桃發芽前,全園噴布5波美度石硫合劑。第1代若蟲出殼期,噴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2%農地樂1200倍液,速撲殺1000倍液。
七、蘋小卷葉蛾
俗稱舔皮蟲。幼蟲吐絲綴連葉片,潛居綴葉中食害,新葉受害特重,當樹上有果實後,常將葉片綴貼在果實上,幼蟲啃食果皮及果肉,果肉吃成不規則的片狀坑窪。
(一)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6~8毫米,翅展13~20毫米,全體棕黃色。前翅斑紋褐色,基斑色較淡,中帶上半部狹窄,不半部向外側顯著增寬,或下半部分二叉,似傾斜的“h”,端紋擴展到臀角,形成一個暗色三角形區。後翅淺灰褐色,緣毛灰黃色。卵橢圓形,稍扁,直徑約0.7毫米,初為淺黃色,孵化前深灰色數十粒呈魚鱗狀排列成塊狀。幼蟲體長13~17毫米,淺綠或翠綠色,頭淡黃綠色,頭側後緣處單眼區上方有一褐色斑紋,前胸盾淺黃褐色,臀木櫛6~8齒,蛹體長9~10毫米,黃褐色,腹部第二至七節背麵有二橫列突起,尾端具有8個鉤狀刺的臀棘。
(二)生活史 蘋小卷葉蛾一年發生3代,以幼蟲在枝幹的粗皮裂縫。剪鋸口、翹皮、或草繩、落葉等處作白色小繭越冬,次年4月下旬,越冬幼蟲開始出蟄,4月下旬為出蟄盛期,5月上旬全部出蟄。幼蟲出蟄後,爬到新梢上卷葉危害,5月中旬越冬代幼蟲開始化蛹,蛹期8~11天,5月底至6月初,越冬代成蟲開始羽化,6月中旬為羽化盛期,產卵在葉片上,卵期7天左右,7月上旬,第一代幼蟲已全部孵化,幼蟲極活潑,一經觸動就迅速倒退或吐絲下垂,剛孵化的幼蟲,吐絲把兩片樹葉綴起粘和在一起,在裏麵食葉肉。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第二代幼蟲孵化,8月下旬至9月初開始羽化,9月中旬為羽化盛期,成蟲出現後2~3天產卵,可持續1~2天,卵期6~10天,幼蟲期8~26天,這代幼蟲危害不久,即開始作繭越冬。
(三)防治方法 早春徹底刮除老翹皮,剪除樹上的幹橛,集中燒毀。5月上旬越冬的幼蟲卷葉危害時,以及5月下旬幼蟲化蛹時,人工摘除卷葉,消滅幼蟲和蛹。在4月中旬越冬幼蟲出蟄盛期前,及5月中旬越冬代幼蟲轉葉化蛹前,各噴1次30%滅幼脲3000倍或24%美滿懸浮劑6000倍。利用成蟲的趨化性、趨光性、掛糖醋液、裝設黑光燈誘殺成蟲。在越冬代成蟲產卵盛期,用鬆毛蟲、赤眼蜂防治效果很好,方法是:根據蘋小卷葉蛾性外激素誘捕器誘蛾數,在成蟲出現高峰後,第3天開始放蜂,以後每隔5天放蜂1次,共放蜂4次。
八、舟形毛蟲
以幼蟲群集葉麵吸食葉肉,將葉片啃食成缺刻,以致全葉被食僅留葉柄,常造成全樹葉片被食光,不僅影響產量,而且易造成二次開花,嚴重影響樹勢及來年產量。
(一)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全體淡黃白色,前翅有不明顯的淺褐色波紋,近基部有銀灰色和紫褐色各半的斑紋,近外緣有6個同色斑紋。卵黃白色至灰褐色,圓形,幼蟲體長50毫米左右,全體紫黑色,生有黃白色長毛。頭部黑褐色,靜止時,頭、尾翹如船形。
(二)生活習性 每年發生1代,以蛹在寄主根部附近約7厘米深處土層內越冬,翌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羽化出成蟲,7月中旬為羽化盛期,成蟲晝伏夜出,具較強趨光性,交尾後1~3天產卵,卵多產在葉背麵,每頭雌蛾產卵1~3塊,平均產卵300粒,多者可達600粒以上,卵期7~8天。3齡以前的幼蟲群集在葉背危害,早晚及夜間取食,群集靜止的幼蟲沿葉緣整齊排列,且頭尾上翹,迂振動或驚擾則成群吐絲下垂,3齡以後漸散成小群取食,白天多停息在葉柄上,老熟幼蟲受驚擾後不再吐絲下垂。幼蟲在4齡前食量較少,5齡劇增,9月份幼蟲老熟後陸續沿樹幹爬下樹,入土化蛹越冬。
(三)防治方法 小幼蟲棲居一起危害的時期,人工摘除蟲葉,將群棲幼蟲殺死。利用成蟲趨光性,夜晚用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之。幼蟲危害期,噴布30%桃小靈乳油2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1000倍液。
九、草履蚧
草履蚧屬同翅目、蚧科。主要危害櫻桃嫩枝和葉片,嚴重時也危害幼果,以雌成蟲和若蟲吸食樹體汁液,使樹勢發育不良,降低果實產量和品質。
(一)形態特征 雌成蟲體長10毫米,橢圓形,背麵隆起似草鞋,淺紫灰色,被白蠟粉,觸角絲狀黑色,胸足發達,有3對,黑色。雄成蟲體長5~6毫米,頭、胸黑色,腹部紫褐色,觸角念珠狀,黑色,複眼球形突出黑色,翅1對,灰黑色。卵橢圓形,長1~2毫米,淡黃至褐色,光滑,產於卵囊內,每卵囊含卵百餘粒,卵囊長橢圓形,白色,蠟質綿狀。若蟲體形與雌成蟲相似,體小色深,雄蛹5毫米,褐色,圓筒形,外被白色綿狀物。
(二)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1代,以卵在樹幹基部的土壤中越冬,翌年2月上旬至3月上旬孵化。大櫻桃樹萌芽時,上樹聚集危害嫩枝和嫩芽,蟲體分泌蠟粉,雄若蟲蛻皮2次後,集中在根際土壤中,或老樹皮裂縫中化蛹。雌若蟲經3次蛻皮後,變為成蟲。雌雄交配後,雄蟲死去。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雌蟲開始下樹入土,先分泌白色綿絮狀卵囊,卵產於其中,越夏並越冬。
(三)防治方法 休眠期在樹幹周圍土中挖除絮狀卵囊。2月上旬在樹幹上塗抹10~15厘米寬的殺蟲油劑,毒殺上樹若蟲,配方是:廢黃油和廢機油各半,加熱熔化加入少量樂果乳油。若蟲期噴布30%桃小靈乳油3000倍,或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或52.5%農地樂乳油1200倍。
十、大青葉蟬
又名大綠浮塵子。以成蟲和若蟲刺吸寄主的枝、梢和葉片汁液。成蟲產卵使枝條遍體鱗傷,大量失水,易受凍,導致枝條死亡,嚴重時,會使幼樹整株死亡。
(一)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7~10毫米,黃綠色,前翅藍綠色,半透明。後翅及腹部背麵灰黑色。卵長圓形,稍彎曲。長約1.6毫米,乳白色,近孵化時黃白色。若蟲初孵灰白色,頭大,腹小、3齡後體色轉黃綠色,並出現翅芽。
(二)生活習性 每年發生3代,前2代主要危害雜草和玉米、高粱、蔬菜等作物,第三代成蟲10~11月間在幼齡櫻桃或其他果樹林木的樹幹或苗木上產卵越冬。產卵時,產卵器劃破樹皮,造成新月形傷口,產卵7~8粒,斜豎其中,傷痕隆起。嚴重時樹幹上傷痕累累,遍體鱗傷,使幼樹或苗木易受凍害,失水轉化。
(三)防治方法 徹底清除果園內外和苗圃地的雜草,減少危害和繁殖場所。10月中旬成蟲產卵前,在樹幹上塗白,忌避成蟲產卵。人工擠壓,消滅隆起的越冬卵。發生危害期,噴布50%對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氰菊酯1500~2000倍液。
十一、金龜子類
危害大櫻桃的主要有蘋毛金龜子和黑絨金龜子。它們啃食花蕾、花器、嫩枝、幼芽,有的還危害根係。
(一)形態特征
1.蘋毛金龜子 成蟲體長10毫米左右。頭和胸部背麵,均為紫銅色。腹部兩側有明顯的黃白色毛叢。翅鞘紫褐色,具光澤,且可透見成“V”字形折疊的後翅。卵橢圓形,乳白色,表麵光滑,幼蟲體長15毫米左右,頭部黃褐色,胸、腹部乳白色。
2.黑絨金龜子 成蟲體長8~9毫米,寬5~6毫米。卵圓形,全體密被黑色絨毛。卵橢圓形,乳白色,有光澤。幼蟲體長16毫米左右,頭部黃褐色,胸部乳白色,被有黃褐色細毛。
(二)生活習性
1.蘋毛金龜子 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壤的蛹室內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大櫻桃萌芽時,越冬成蟲開始出蟄,先在園周圍的榆樹和柳樹上危害。大櫻桃花期,轉移到櫻桃樹上啃食花蕾和花朵。發生嚴重時,會將花和嫩葉全部吃光。成蟲白天活動,中午前後取食盛。有假死性,無趨光性,成蟲危害按樹種的開花順序,依次由櫻桃向梨和蘋果樹上轉移。蘋果謝花後,開始入土產卵。幼蟲孵化後,取食根莖,秋季化蛹,成蟲羽化後,當年不出土,在蛹室內越冬。
2.黑絨金龜子 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壤內越冬。越冬成蟲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出土,4月中旬為出土高峰,6月份出土結束,出土後,先在發芽早的雜草或楊、柳、榆樹上,取食幼芽和嫩葉。大櫻桃樹發芽後,大量轉移到櫻桃樹上,咬食幼芽、嫩葉和花蕾。成蟲在傍晚和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和假死性。謝花後,開始入土產卵。幼蟲孵化後,在地下取食幼根,潛伏土中越冬。
(三)防治方法 利用假死性,早落用振落法捕殺成蟲。成蟲發生期,樹上噴布30%桃小靈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1500~2000倍液。成蟲出土前,地麵撒施5%辛硫磷顆粒劑,每667平方米撒施2千克,撒後,淺鋤地麵,毒殺出土成蟲或初孵幼蟲。
十二、朝鮮球堅蚧
以若蟲和雌成蟲在枝條和葉片上吸食汁液,影響開花、坐果和樹體發育。
(一)形態特征 雌成蟲介殼半球形,直徑3撒施4.5毫米,高3.5毫米,初期介殼質軟,黃褐色,後期硬化變黑褐色,有光澤。雄成蟲體長2毫米,赤褐色,有發達的足和1對半透明的前翅。雄蟲介殼由蠟質層構成,長橢圓形,薄而有光澤,卵橢圓形,長約0.3毫米左右。粉紅色,半透明,附著1層白色蠟粉。若蟲初孵橢圓形,體長0.5毫米左右,淡粉紅色。
(二)生活習性 1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在枝條原固著危害處越冬,蟲體上覆有白色蠟質物。翌年3月上、中旬,越冬若蟲爬動,另找適當場所固著危害,並分化為雌雄兩性。雌蟲交配後迅速膨大呈半球形。雄蟲分泌白色蠟質覆蓋,並開始化蛹,4月下旬羽化,與雌蟲交尾後不久即死去。5月下旬至6月下旬雌蟲產卵後,蟲體逐漸幹縮,殼內充滿卵粒。7天左右卵孵化,小若蟲爬行1撒施2天後固定在枝條上危害,9撒施10月蛻一次皮後越冬。
(三)防治方法 剪除有蟲枝條,或冬春刷除越冬若蟲。大櫻桃萌芽前,噴布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含油量5%的柴油乳劑,藥殺越冬出蟄若蟲。若蟲發生期,噴布48%樂斯本乳油1200倍,或10%氯氰菊醋1500~2000倍液,或30%蠟蚧靈乳油1500倍液,這是全年防治的關鍵時期。保護天敵。特別是黑緣紅瓢蟲。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櫻桃產業網,網址:www.yingtaomiao.com.cn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櫻桃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