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無花果抗性強,適應性廣,對泥土、水分、氣候等懇求不嚴,當年栽苗當年掛果,第3—5年進入豐收期,畝產2000公斤以上,結果早、產量高,沒有大小年,病蟲害少,幾乎不施用農藥,栽培管理容易。另外,無花果樹枝繁葉茂,樹態文雅,是良好的園林綠化觀賞樹種。因此,栽培無花果具備很高的經濟意義。
一、建園與定植
建園就是為無花果生長發育發明良好的條件,選好園地選好品種,建立適宜無花果生長結果,便於栽培管理的果園,對提高產量和品格,實現優質高效栽培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無花果對環境條件的懇求
無花果原產亞熱帶幹旱半沙漠地帶,抗寒耐瘠耐旱澇。其適生區域很廣,在中國,南至海南,北至遼寧,東至山東威海,西至新疆的西部邊疆,均有無花果的栽培。
1、溫度無花果是落葉果樹,喜暖和,耐高溫,高溫通常不會對無花果植株造成損害;也較抗寒,抗寒性因品種而異,布蘭瑞克、紫光、川崎、日本紫果等品種抗寒性較強,成年樹可耐零下16度的低溫,在黃河以南地區,選擇適宜的地塊,無花果可安全越冬。馬斯義陶芬、綠抗一號等品種抗寒性較差,零下8度即可受凍。經過多年實踐,山東省嘉祥縣無花果研究所研究出一整套無花果抗寒栽培技巧辦法,使無花果在遼寧、吉林等高寒地區也可安全越冬,並獲得理想的產量。
2、水分無花果根係發達,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在山區坡地栽培也可獲得較高的產量。長期以來,人們不斷以為無花果抗旱怕澇,可是近年來的栽培實踐證實,無花果抗澇性也很強。1999年秋,山東省嘉祥縣無花果豐收園遭受水災,部分地塊積水20餘天,無花果骨幹等水淹部位生出了大批氣生根,除果實品格稍差外,生長結果基本正常。但嚴重的澇漬或空氣濕渡過大可能湧現裂果和爛果,長期缺水會造成果實變小和落果,所以建立豐收園應盡量做到旱能澆、澇能排,以提高產量和品格。
3、泥土無花果對泥土適應性特強,沙土、壤土乃至各種粘重泥土均可栽培,但適宜的為土層深厚的中性或偏堿性的沙壤鈣質土。無花果還有很強的耐鹽性,是耐鹽堿的果樹之一。在沿海灘塗及內陸鹽堿地均可種植。無花果對鈣需求量較大,在偏酸缺鈣的土地種植時,施石灰調節泥土有顯然的增產效果。
(二)園址選擇
無花果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對泥土懇求不嚴,平原、丘陵、旱田、鹽堿地、沿海灘塗均可。但是較好的泥土條件更有利於產量與品格的提高。另外,因為無花果柔軟多汁,耐貯性較差,不便運輸,發展果園應選交通便捷、離城市或加工廠較近的地方,以便加工銷售。
(三)品種選擇
依據栽培目標不同,無花果可分為幾品種型,即鮮食品種、加工品種、園林綠化品種和兼用品種。
近年來,山東省嘉祥縣無花果研究所與其它科研單位合作,從法國、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引進並在國內搜集無花果良種資源90多個,選育出適宜我國大部分地區栽培的優質品種十餘種,其中川崎、日本紫果、紫光等為優質的鮮食用品種,大果280g以上。川崎品格優,產量高,而布蘭瑞克抗性強,鮮食加工兼用,紅矮生則特適於做園藝盆景,是無花果品種中的後起之秀。馬斯義陶芬果個大,但風味通常,易裂果,多雨地區不宜栽培,青皮含糖量較高,但果皮厚,外觀不美觀。
(四)定植
無花果生長較快,對苗木規格懇求不嚴。通常用一年生截幹苗(留10—30厘米),秋植或春植均可。因進行灌叢型栽培,栽培密度較大,行距2—3米,株距1—2米,每畝111—333株不等,旱田薄地宜密,肥沃地塊宜稀。進行Y形整枝法進行栽培時,行距通常為2米,穴距4米,每穴2株,畝栽170株,此法結果早,產量高,管理便捷,值得推廣。栽種無花果前,園地應全麵深翻,施足有機肥,栽植穴挖半米見方。栽前穴施土雜肥20公斤,磷肥2公斤。栽後用土將苗木地上部分培土封嚴,防寒保水,待春季發芽前,再扒去以利發芽。
二、土肥水管理
(一)泥土管理
1、泥土改良通常無花果建園,植株為自根苗類型,根層淺,根係的主要散布區在地下30—40cm左右。因此,無花果栽培要獲得高產優質,就應改良泥土,改良泥土結構,使泥土蓬鬆、通氣、保水,以增進根係發育。主要辦法:第一,泥土深翻。對山丘和黏土區的無花果園,應在初果幼齡期,深翻2—3次,深度為40—50cm,可采取隔行和隔株進行深翻,以熟化根際泥土。第二,中耕除草。因無花果采收時間長,因果園遭踏踩次數多,泥土容易板結,從而損壞了根際的泥土結構。要依據泥土類型,加強中耕鬆土,並進行除草。
2、行間管理鹽地的無花果園,應采取行間生草或間作物與覆草相聯結的泥土管理度,可抑製返鹽,下降泥土含鹽量,改良泥土結構,培肥地力。山丘地無花果園,應采取覆草和種草相聯結的泥土管理製度,可改良墒情,維持水分,在雨季又可避免水土散失。平原地區的無花果園,在幼樹和初果期,行間可間作豆科作物和蔬菜類作物。密植果園,應履行精耕栽培。
(二)施肥
無花果生長量大,需要肥也多,特別要留意彌補鉀肥和鈣肥,以彌補樹體之生長和維持泥土中性微酸。
1、基肥無花果施基肥,通常落葉後的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施廄肥為佳。成年樹的需要量,按每公頃彌補氮100—120kg、磷80—100kg、鉀80—100kg的量,盤算不同品種基肥的實際施用量。施肥方法,可在行間或株間,開出寬30cm、深30—50cm的施肥溝,施入基肥。
2、追肥無花果枝葉生長與果實發育是同步,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對營養的需求是平衡的。如有可能每年應追施7—8次,通常也要達到3—4次。如基肥能夠施足,第1次追肥應在新梢旺長時的5月,以氮肥為主,每公頃施用量200—300kg。在果實成熟期的8—10月,應追肥2—3次,以複合肥為主,每次每公頃用量250—300kg。施肥方法與基肥相同。此外,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或氮鉀為主的複合肥,也能達到增大果實,減少開裂的效果。
(三)灌水和排水
1、灌水無花果根係發達,比較抗旱;但葉片大,夏季高溫季節蒸發水分多,因此需水量大。如不能滿足水分供給,輕者會抑製新梢的生長,減少產量;重者果實小、品格差,甚至葉片早落。因此,要保證高產優質,在正常降雨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應及時彌補水分。無花果主要的需水期在越冬前、發芽期和果實生長發育期的7—9月。灌水的方法,除采取傳統的溝灌、穴灌外,還可進行噴灌和滴灌。
2、排水在果實成熟期,如降雨過多,不僅會下降果實的含糖量,品格變劣,甚至會造成裂果。因此,在多雨季節或低窪地帶,要留意及時打消積水或做高壟,以便降漬。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無花果產業網,網址:http://www.wuhuaguomiao.cn.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無花果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