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果技 Self Regulation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台灣果桑的栽培技術

點擊數:錄入時間:2015年7月6日

果桑是以產果為主、果葉兼用桑樹的統稱,它是我國農業科研人員曆經十餘年,采用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方法相結合,率先成功選育出的桑樹係列新品種。該樹具有果實大、結果早、產量高、植株矮化、管理簡單、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等顯著特點,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種植。目前剛開始推廣的果桑係列新品種有台灣的短行種、長行種,國內的大十、8632等。在我國台灣的苗栗、台中、台南、花蓮、桃園等市縣,果桑已作為觀光休閑農莊和加工鮮桑果汁飲品和食品的第三代水果得到廣泛栽種,受到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廣泛歡迎。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生物學特性

  果桑樹勢強健,生長旺盛,一年內新枝條不斷產生,形成的多層側枝均為第二年結果枝,發芽率高達98%左右,每個新芽均產生3-6個桑果,平均單果重4.5克,果實大而勻,呈紫褐色。果型整齊,口感好,成熟齊。4年生大單株產果26公斤,每公頃產桑果45噸;自然條件下,每年結果2次,秋季產量約占春季的20%,特別豐產、穩產。皮灰棕褐色,皮孔粗大且密;冬芽肥大,呈橢圓形,黃褐色,與著生枝條粗細相當;葉片小,略厚,有光澤。

二、栽培要點

  1、選地建園:低海拔的丘陵地區,以及平原地區的各種土壤均可栽植,其中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的土壤長勢旺,產量高。定植前挖定植溝,溝深50厘米,寬60厘米,溝底鋪一層20厘米厚的稻草,上覆10厘米左右表土,表土上再施雞糞、複合肥,然後回填。每畝共覆稻草1.5噸、雞糞2噸、複合肥50公斤或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噸,定植行株距為3米×2米,每畝種111株。瘠薄地株行距1米×2米,每畝栽333株。定植時將苗木放入填平的定植溝內,並將根係理順使其向四周伸展,然後培土踩實,澆一次透水,再在樹底鋪上稻草或塑料薄膜,防泥土汙染桑果。

  2、整形修剪:定植後的苗木在距地20-25厘米處短截定幹。當年一般每株萌發新梢5-6個,新梢長至20厘米時摘心,可產生大量結果枝;第二年采果結束後,結合整形進行夏季修剪,控製主幹高度,剪去過多下垂枝,所有的結果母枝均留2-3個芽短截,促其萌發新梢,作為來年的結果母枝。短截宜早不宜遲,以保證新梢有充足的時間生長,積累營養進行花芽分化。每年都在桑甚采收後短截,逐步形成低幹樹形。冬季修剪時將夏季萌發的弱小枝、退化的結果母枝適當短截,一般剪去枝梢頂端20-25厘米。

  3、水肥管理:果桑需水期主要是春剪後萌芽期和夏剪後萌芽期,這兩個時期應及時補充水分。每年冬季於定植行中間開溝施肥,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同“建園標準”。6月初夏剪後要重施有機肥,以雞糞、豆餅優,輔之以進口複合肥、尿素(每畝20公斤),促使花芽分化和形成。始花期和幼果期分別進行葉麵噴施1次,可選用0.25%的磷酸二氫鉀與天然芸苔素混合液,能顯著提高果實含糖量,促進早熟,果大色豔,穩產增產。

4、病蟲害防治:危害果桑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害蟲主要有桑尺蠖、桑毛蟲、菱紋葉蟬、桑天牛等。每年冬季將修剪的枯枝落葉焚燒後,結合施肥深埋;萌芽前用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全枝進行消毒;7-9月份高溫多雨期,每隔10-15天噴灑1次40%氧化樂果1200倍液或敵殺死2000倍液加75%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以防治桑毛蟲、褐斑病等。若發現桑天牛危害枝幹,對幼蟲可采用蛀孔注藥或塞入藥簽殺滅,成蟲可人工捕捉。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果桑產業網,網址:http://www.wuhuaguomiao.cn.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果桑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