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果技 Self Regulation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枇杷高產栽培技術(二)

點擊數:錄入時間:2015年6月3日

枇杷種子的收集:播種可選用普通或者野生枇杷的種子。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播種。采果後3-4份播種。

枇杷清洗:播種前先洗種。將種子浸泡在清水中,不斷地搓洗種粒。每次搓洗2-3分鍾。這樣反複清洗3-5遍,洗去麵上的果肉,同時洗掉粘性重的果膠和糖液。避免感染細菌,引起種粒腐爛。

枇杷選種:洗種後要選種。選擇粒大、顆粒飽滿、沒有人為損傷的種粒作種子,淘汰除顆粒小,顏色暗而發黑的。再放入8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種12小時。作殺菌處理。再上沙床催芽。

沙床催芽:催芽床選在室內或者室外都可以。用幹淨的細河沙,沙粒的濕度以手握時,可成團狀,鬆手時,能立即散開為標準。沙麵要刮平整。再撒下種子,稀疏地平鋪在沙麵上。再覆蓋上2-3厘米厚的麵沙。如果在室外催芽,需要蓋上一層遮陰網。催芽期間,沙粒的濕度都要保持在30-40%。大約3-4天後。撥開麵沙,種子開口了,露出了胚芽。這時就可以出芽床,到苗圃地播種了。

枇杷苗地的選擇:苗圃地要選在交通便利,灌溉和排水都方便,地下水位低,不容易積水的地方。根據老方總結的經驗,枇杷苗不適應連作,要注意苗地的輪作使用。

枇杷苗地的準備:苗圃地土壤以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的沙壤土為標準。深翻25-30厘米。需要晾曬5-10天,曬到土壤發白。整地時,充分打細碎。做成寬度為1-1.2米,深度為15厘米的苗行。

還要準備直徑為18厘米。深15厘米的營養缽。在營養缽播種之前,進一步細碎土壤。再撒入氮磷鉀比例為1:1:1的氮磷鉀三元複合肥,和鈣鎂磷比例為35:8:12的鈣鎂磷肥,拌和均勻,配成營養土。一畝苗地需要鈣鎂磷肥150千克,複合肥100千克。裝土9分滿。就可以播種了。

枇杷播種:用點播法播種,每一缽播兩粒。為了預防有不出苗的種子。幼芽朝上,播種要淺,入土深度不超過1厘米,以土壤覆蓋住為準。以免影響發芽率。每畝苗地播用種量為75千克。種子出苗率在75%以上。不出苗的可以補播。

點播後用稻草覆蓋種子,如果不蓋草行不行呢?當然不行。

周三春:因為枇杷是半陰性作物,在育苗的時候,種子不喜歡陽光直射。要蓋上稻草。等它生長到6月份到8月份的時候,有一個越夏的過程,它根係會停止生長,這個時候呢,它怕曬,要搭上遮陰棚,遮陰網,它才會生長比較旺盛。如果沒有搭遮陰網,它會被灼傷。被曬死。每畝苗圃地要準備稻草250千克。

枇杷幼苗管理:播種後,晴天時,每天都需要淋一次水。在傍晚進行較好。苗前後遮陰保濕要保持土壤濕度在40%左右。播種後大約20-40天,就可以看到幼苗陸續冒出土麵。出苗後,晴天時,仍然堅持每天淋一次水。當出苗率達到三分之二,需要揭去稻草。以免影響主杆(gan四聲)的生長。

枇杷幼苗施肥:老方說,揭草前後,隻需要淋水,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以後,就要施肥了。每隔半個月勤施薄施人糞尿一次。

到了6月份,幼苗長到10厘米高了,需要改變施肥方案了。每50千克水,用氯化鉀複合肥225-250克,碳酸氫銨750克,過磷酸鈣500克,混合溶化成水肥。淋施小苗。每隔45天施一次肥。施肥之後,需要噴一次水,達到稀釋肥料,以免燒苗的目的。

同時注意勤拔雜草,每隔15-20天除草一次。給砧木苗一個良好的生長空間。當營養缽裏出現幹土了,再噴水。

間苗:當幼苗長到15-20厘米高時,需要間苗。將兩棵苗中長勢較弱的一棵拔除掉。營養缽育苗隻間苗一次就可以了。

枇杷容易遭到蚜蟲的危害。

蚜蟲:在幼小的砧木苗上和幼樹上都可能有蚜蟲。它們主要危害新葉片,發生量大時,轉綠的葉片也會被圍攻。吸食汁液,使葉片卷曲,枯萎。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防治蚜蟲,一般選用25%的吡(bi三聲)蟲啉可濕性粉劑,用1500倍液,對準蚜蟲多的葉片噴灑一次。7天之後,葉片上出現大量的屍首,再噴一次藥就可以了。

培育成的砧木苗:經過10個月的培育,到了12月,當砧木苗莖粗達0.7厘米以上,高度在40厘米以上。葉片濃綠,苗株健壯,就達到了嫁接標準,可以準備嫁接了。

嫁接枇杷苗培育:從12月份嫁接,到當年的9-10月份,嫁接苗長到75厘米高,這個階段為嫁接育苗期。老方說,這一時期,要抓住第三大重點:采用 頂梢嫁接法,培育嫁接苗

枇杷嫁接前的準備:嫁接前半個月,給砧木苗圃地進行除草,並且淋施一次水肥。每50千克水,加氯化鉀複合肥100-150克,加碳酸氫氨500克。淋施砧木苗,這次施肥,為嫁接成活後萌發新芽做好準備。如果遇到天旱,在嫁接前5天澆一次水。有利於提高嫁接成活率。

選接穗和處理接穗

老方說,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就可以挑選接穗開始嫁接了。在純正的早鍾6號枇杷樹中,選樹勢強壯,沒有病蟲害,生長旺盛的作為母樹。要在樹冠外圍的中上部,采集當年生長的、腋芽飽滿的老熟枝條。修剪除葉片,留下葉柄,再打成小捆兒。用濕毛巾包裹好,放在蔽陰處。保持接穗水分充足。

削砧木:備好了接穗,開始嫁接。嫁接分為四步。選那些莖粗達到0.7厘米的砧木先嫁接。從新葉和老葉交界處,剪頂。保留下麵的葉片。

第一步:枇杷幼苗的根壓大,在砧木的切口的下方要留下一些放水枝、放水葉。如果是根壓大,它會把接穗擠歪掉。這樣形成層對不準。砧木的形成層跟接穗的形成層沒有對在一起。這樣擠歪掉。這樣子就不成活了。

第二步:師傅選擇砧木上較平直的一側,在韌皮部和木質部的交界處,向下縱切一刀,要直切,不要斜切。切口長3-4厘米。緊接迅速削接穗。

削接穗:接穗上也有很多絨毛,先用濕毛巾擦幹淨,不要讓它粘到刀口上,感染了嫁接口。

第三步,挑選粗度為0.7厘米以上的接穗,用剪刀截取一小段接穗,長度以上麵有1-2個芽眼為準。在基部的一個側麵,呈45度角斜削一刀,這個削麵稱為短削麵,長度為2.5-3厘米。然後翻轉枝條,將斜切麵的正背麵朝上,在芽眼的下端2厘米處下刀,刀刃平貼著接穗,一刀削下外皮,恰好露出木質部形成層。這個削麵為長削麵,長3-4厘米。削麵要求平、直、光滑。

接穗與砧木結合

第四步,對齊綁紮。將接穗的長削麵,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吻合。老方說,砧木與接穗粗細不一致時,以一側的木質形成層對齊,就可以成活。後,用超薄塑料薄膜條,先綁紮住砧木與接穗的切口,一定要封嚴。左手捏緊,繼續用薄膜條纏繞接穗,到頂端切口處,也要封嚴實。但是一定要保證接穗上有1-2個芽眼露在外麵。後綁紮緊。就完成了。超膜塑料薄膜條可以自然分解,以後就不用解綁了。

嫁接時期是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都可以。

嫁接苗管理”嫁接3-4天之後,如果是晴天,需要噴一次水。在成活之前,出現幹土再淋水。20-30天之後,可以檢查有沒有成活。要怎麼檢查呢?

檢查成活:當接穗上露出的芽眼變得新綠,或者已經出嫩芽的,就算成活了。這種方法嫁接,成活率達到98%以上。

當芽眼變得幹枯,或者是發黑為不成活,用備好的接穗,重新補接。補接時,削去嫁接過的砧木,往下抹去一片葉,再像嫁接時一樣補接就可以了。

抹芽:大約30-40天時,長出的新芽已經很明顯了,有的嫁接穗上的葉片有10厘米那麼長。同時,砧木莖上也萌發出很多的新芽。需要抹芽,接穗上隻能留下一個壯芽,砧木莖上的芽要及時全部抹除掉,隔每15-20天就需要抹一次。

新梢老熟後施肥:當嫁接穗上的新葉展開轉綠時,大約3-5月,剛開始薄施勤施水肥。將氯化鉀複合肥溶化在1000千克水中,每畝嫁接苗地用25千克。攪動拌和均勻了。放入水泵,抽取肥水,采用噴灌的方法,噴淋苗圃地。

如果雨水多,還可以直接將氯化鉀複合肥顆粒投放在營養缽裏。每隔20天施肥一次。

6-8月份,嫁接苗葉片增多了,每次施水肥時,增加0.5千克的碳酸氫銨,和0.5千克的過磷酸鈣。施肥次數改為每個月一次。

除草:除了施肥,也要勤除草,營養缽裏用人工拔除。營養缽之外較多的雜草,可以打除草劑,每畝用20%百草枯水劑100-200毫升,對水25千克,用噴霧器,伸到葉片下麵,噴灑雜草。不能噴灑到枇杷葉上。每隔1個月,打一次除草劑,以節省人工成本。日常將畦溝兩側的雜草鏟除掉,可以結合清理畦溝和培土一同進行。

嫁接苗培育期,連續晴天時,每隔3-4天淋一次水。保持土麵濕潤。以地麵不出現幹土較為適合。

9月份,嫁接苗長得茂盛,葉片生長整齊,慢慢轉綠,這時,每畝嫁接苗地用250-270克的氯化鉀複合肥,加入1千克的碳酸氫銨,1千克過磷酸鈣,混合50千克水,後淋施一次水肥。淋澆在營養缽裏。達到促進葉片快速轉綠老化的目的。

嫁接苗出圃:經過8個月的培育,到了10月份。嫁接苗高度都在45厘米以上。離地麵在10厘米處,莖粗達到1-1.2厘米之間,嫁接口以上3厘米處,徑粗達到0.7-1.3厘米之間。葉片濃綠,數量在10片以上,生長旺盛的,已經有2-3個分枝了。這樣的嫁接苗就可以出圃銷售,到栽培地定植了。

營養缽育苗的優勢:賣苗時,起苗方便,是營養缽育苗的一大優勢。起苗時就可以隨手提取,不用動土。由於帶著原土,定植後成活率高為第二大優勢。定植時間上可以靈活安排,不用限定在春季。這是第三大優勢。剩餘的幼苗,可以更換大的營養袋,用假植的方法儲備一些幼苗,定植不成活時,用假值苗進行補植。應該選在什麼時候定植呢?

枇杷定植管護:在春季1-3月和秋季9-10月定植都可以,老方強調說,定植著重施基肥,覆蓋樹盤促成活。是栽培枇杷的第四大重點。我們以10月份定植為例吧。

枇杷選地:枇杷園以土層深厚、肥沃的礫質壤土為好。山地和平地都可以。山地要選擇坡度在25度以下的緩坡地。準備好排灌和道路設施。平地要在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鬆的地塊兒。選好地,就可以定植了。

枇杷定植:老方他們說,枇杷樹定植很講究呢!開挖成邊長為80厘米寬的正方形定植穴。注意將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深度也是80厘米。在定植穴底鋪一層稻草,每穴大約需要1千克稻草。撒1-2千克石灰,回填10-20厘米心土。接著施一層有機肥,回填10-20厘米厚的表土,作為中層土壤。再施一層有機肥。有機肥用量為5-8千克。後施入鈣鎂磷比例為35:8:12的鈣鎂磷肥1千克,拌和混合均勻。再回填表土,這樣,定植穴就基本填平了。

去掉營養袋,放入幼苗。後填土踩實,再壘出高度30-40厘米的樹盤。株距4米,行距5米。每畝地定植40-45株。

在樹盤上覆蓋上雜草,或者是作物秸稈。以防高溫對枇杷根係的傷害,起到降溫和保濕的作用。後再淋一次水。

成活:在定植後,成活前,3-5天澆一次水。氣溫降低時,澆水還可以起到提高地溫的作用。這樣持續20天左右,就成活長出新根了。營養缽苗的成活率達到98以上。如果有不成活的,補植方法跟定植一樣。

今天,老方主要給我們講了枇杷高產栽培,在育苗期和定植期,必須把握好的四大重點。在下一期節目,我們再看枇杷幼樹和結果樹的管理技術。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枇杷產業網,網址:http://piba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枇杷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