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果技Self Regulation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核桃病蟲害防治技術

點擊數:   錄入時間:2015年6月6日

一、核桃根象

核桃根象又名橫溝象。在四川核桃產區均有發生,在廣元市和巴中市特別嚴重。以坡底溝窪和村旁土質肥沃的地方及生長旺盛的核桃樹上危害較重。由於該蟲在核桃根頸部皮層中串食,破壞了核桃樹體輸導組織,阻礙水分和養分的正常運輸,致使樹勢衰弱,輕者減產,重者引起樹株死亡。受害症狀是幼蟲剛開始危害時,根頸皮層不開裂,無蟲糞及樹液流出,核桃根頸部有大豆粒大小的成蟲羽化孔。當受害嚴重時,皮層內多數蟲道相連,充滿黑褐色糞粒及木屑,被害核桃樹皮層縱裂,並流出褐色汗液。該蟲在四川、陝西均為2年發生1代,前後經曆3年的時間,以成蟲和幼蟲在根皮層中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取食葉片、嫩枝補充蟲體營養。5-10月為產卵期,90%的幼蟲集中在表土下5-20厘米深的根皮層中危害,個別幼蟲危害深度可達主根45-60厘米,核桃側根距主幹140-200厘米處也有危害。幼蟲危害期長,每年3-11月均能蛀食,12月至翌年2月為越冬期。幼蟲白色,無足,稍彎曲。

防治方法是在4-6月,挖開核桃根莖部泥土,用斧頭每隔10厘米左右砍破皮層,用核桃保果靈I 號塗刷受害部位,然後複土,可殺死核桃根部幼蟲;立冬前徹底清除核桃樹冠下部枯枝落葉和雜草,刮掉核桃樹幹基部老皮,集中燒毀。翻耕樹下土壤,可消滅大部分越冬幼蟲。春季,在受害幼果脫落前,及時剪、摘深埋,以減少翌年的蟲口密度。

二、核桃天牛

雲斑天牛學名雲斑白條天牛,又叫鐵固牛、鐵炮蟲。在四川的核桃產區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枝幹,為害嚴重的地區受害株率達95%。受害核桃樹有的主枝死亡,有的主幹因受害而整株死亡。

受害症狀是被害部位皮層稍開裂,從蟲孔排出大量糞屑。危害後皮層開裂,木質部中的蟲道比木蠹蛾少。成蟲羽化孔多在上部,呈一大圓孔。雲斑天牛發生世代數因地而異,越冬蟲態也有不同。一般2年發生1代,跨3個年度。以成蟲或幼蟲在樹幹內越冬,4月下旬開始活動,5月份為成蟲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為產卵盛期。幼蟲淡黃色,無足。成蟲黑褐色或赤褐色,有假死和趨光習性。

防治方法是在冬季或產卵期前,用核桃保果靈I 號塗刷樹幹;在有蟲眼的地方用鐵絲將蟲眼內木屑清除幹淨再用注射器將核桃保果靈I 號原藥注入蟲孔用泥土封死孔口。殺蟲效果良好;利用成蟲趨光和假死習性,晚上用燈光引誘到樹下捕殺。白天經常觀察樹葉、嫩枝,發現有小嫩枝被咬破且呈新鮮狀時,在附近即可捕捉到成蟲。成蟲產卵後,經常檢查,發現有產卵破口刻槽,用錘敲擊,可消滅蟲卵和初孵幼蟲。當幼蟲蛀入樹幹後,可以蟲糞為標誌,用細鐵絲將尖端製成小鉤,從蟲孔插入,鉤殺幼蟲。

三、核桃葉甲

該蟲主要危害核桃枝葉,是核桃葉部的主要害蟲之一。以成蟲和幼蟲取食葉肉,危害狀成網狀或缺刻,有時全葉食光,僅留葉脈。該蟲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地被物或樹幹基部皮縫內越冬。來年4月上、中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常集群在葉上取食危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交尾產卵,卵成塊狀產在葉背麵,每塊約20-30粒。5月中旬孵化出幼蟲,初孵幼蟲群集取食,被害葉呈一片枯黃,2齡以後分散到全樹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蟲尾端粘附在葉背麵,脫皮化蛹,蛹的腹末又粘附在於幼蟲的蛻皮上,倒懸在核桃葉的背麵,觸動時能曲伸活動。蛹期4-5天,羽化出成蟲,經短期取食下樹,潛伏越冬。5-6月是越冬成蟲及幼蟲同時出現危害的盛期,大發生時,將全樹葉片吃光,似火燒。連續2-3年受害,會引起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是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結合防治核桃果象,用核桃保果靈稀釋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成蟲大量發生期,用堆火或黑光燈誘殺。利用其假死習性,人工震落捕殺。

四、核桃枝枯病

該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枝幹,造成枝幹枯死。一般植株受害率20%左右,重者可達90%,該病主要影響樹勢生長和產量。

病害症狀是1-2年核桃生枝梢或側枝受害後,從頂端向主幹逐漸幹枯,核桃葉片黃化脫落。枯枝上產生密集小黑點,濕度大時,流出粘液,並形成黑色瘤狀突起。病菌在病枝上越冬,通過傷口侵入,該病隻危害弱樹。

防治方法是清除病枝,集中燒毀;防治時間和使用的藥劑同核桃炭疽病的防治。

1、核桃桃花蕾蛆:山核桃花蕾蛆又稱山核桃癭蚊,花苞蟲,蛆蟲。主要以幼蟲(蛆蟲)為害山核桃花蕾。

形態特征:成蟲似小蚊子,幼蟲體長0.3—0.8mm,橢圓形,乳白色。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一代,以老熟幼早在表土中越冬,4月中、下旬在山核桃雄花序和雌花花蕾初開時,老熟幼蟲先後羽化出土,成早初羽化時飛翔力較弱,先在地表飛繞交配,然後飛上樹,產卵於雄花序和雌花蕾中顧委。一般在陰山、山嶴溝邊濕度大的林地,適宜幼蟲生存和成早羽化。幼早異常活躍,有彈跳力,幼蟲在花蕾內吸取營養,成熟後隨枯萎花蕾凋謝或彈跳出蕾落地入土越冬。

受害特征:核桃雄花序受害部位彎曲、膨大、變色,雌花蕾受害部門膨腫,變褐色、枯萎。一個被害花蕾內有幼蟲2—8頭。

防治方法:(1)地麵噴藥:①在4月初用地樂靈1:500倍液在地麵噴施或用細沙拌入化肥施於林地。②4月中、下旬山核桃雄花序和雌花蕾初開時,可用50%已酰甲胺磷1:1500倍液在林地內噴施,因成蟲羽化時間不一,必須間隔3—4天噴施一次,可有效控製成蟲飛上樹危害。

(2)核桃樹冠噴霧:有20%速滅殺丁或18%水劑殺蟲雙1:800—1000倍液或50%已酰甲胺磷1:2000倍液,殺蟲雙或敵殺死1:600—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核桃眼斑鉤蛾:又稱小毛蟲,以幼早為害,被害嚴重時幼蟲可將整株樹葉吃光,形似火燒。

形態特征:成蟲體白灰色,前翅端正有明顯眼斑鉤狀,幼蟲體棕紅色與棕褐包,腹部二側各生12撮黑毛,尾端有一根臀刺。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四代,以蛹在地表土雜草下越冬,5月下旬羽化,初羽化成蟲白天隱伏在林地雜草上或在地麵飛繞,並停留在雜草葉上交配,卵產在山核桃樹葉邊緣鋸齒上,成為有較強趨光性。幼蟲有葉絲下垂習性,幼蟲為害期分別為: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老熟幼蟲掛絲下垂在地表土中化蛹越冬。成蟲出現期為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

防治方法:(1)地麵噴藥:利用成蟲在地麵停留交配時,可用20%速滅殺丁或50%乙酰甲胺磷1:1500倍液進行噴殺。

(2)燈光誘殺:放間可安裝黑光燈進行誘殺蛾子,必須掌握在天黑時開燈,天亮前關燈處理掉誘到的蛾子。

(3)樹冠噴藥:用20%速滅殺丁或2.5%溴氰菊酯1: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可利用幼蟲在早上7—8點鍾掛絲下垂時進行噴殺。

3、山核桃山社蛾:又稱山核桃青蟲,以幼蟲為害,發生嚴重的林子“上午一片青,下午一片黃”。危害極大。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20—25cm,前翅暗紅褐色摻有灰白和黃綠色鱗片;後翅灰褐色,觸角羽化狀,端部絲狀,幼蟲青綠色、黃綠色,頭部粉綠色,上有白色小點料,頭胸間有黃色環一條,背部有一條明顯的紅色或紫紅色線。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四代,以老熟幼蟲在地表土中化蛹越冬,來年4月中旬羽化成蟲。幼蟲為害期分別為: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一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上旬。成蟲有較強趨光性,各代成蟲出現在4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在第一代卵盛期釋放赤眼峰或在幼蟲期噴施白僵菌。

(2)燈光誘殺:在各代成蟲期夜間可安裝黑光燈進行誘殺。

(3)樹冠噴藥:E和20%速滅殺丁或2.5%溴氰菊酯1:2000—3000倍液噴霧除治幼蟲。

(4)蛹期可采取人工挖蛹,以減少成蟲羽化。

4、胡桃豹夜蛾: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15mm左右,翅展32—40。頭部及胸部白色,頸板翅基片及前後胸有桔黃斑;腹部黃白色,背部微帶褐色;前翅桔黃色,有許多白色多邊形斑,外線為完整的曲折白帶,頂角一大白斑,中有四個黑小斑,外緣後半部有三個黑點,後翅白色微帶淡褐色,觸角絲狀,上萼須明顯向上伸出。

此蟲一年四代,在山核桃枯枝落葉工草叢上結繭化蛹過冬,翌年5月中旬成蟲羽化。四代幼蟲危害期分別是:5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上旬—10月中旬。成蟲羽化期分別為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成蟲具有較強趨光性。

防治方法:用殺滅菊酯3000倍液向樹冠噴霧或噴施白僵菌。成蟲期可用燈光誘殺。

5、山核桃蚜蟲:在各山核桃產區常年發生,若蚜群聚在山核桃幼牙、幼葉和嫩梢上刺吸汁液。使芽葉萎縮,雄花枯死,雌花不開,樹勢衰弱。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四代,10月下旬至11月初以蛹在山核桃芽、葉痕及枝條破損裂縫裏越冬。1月下旬至2月下旬(少數3月初)孵化為第一代小蚜,3月下旬至多月初產生第二代小蚜,4月上中旬產生第三代小蚜,蚜蟲經過三代繁殖、蟲口劇增、世代重疊、競相刺吸為害,進入為害盛期。以4月下旬,第三代小蚜開始形成翅蚜,產下非常微小的第四代小曝於山核桃葉背,一隻有翅蚜能生出小蚜85—90隻。第四代蚜蟲至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發育分化為無翅蚜與雄蚜交配產卵越冬。

防治方法:用40%康福多原液在樹幹上進行注藥或用50%吡蟲啉3000倍液進行樹冠噴治。

6、摹螳秦蜢:一年一代,以卵在表土中越冬,於翌年5月中旬卵孵化出若蟲,孵化盛大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成蟲羽化,8月下旬交配產卵,10月下旬成蟲死亡。

一齡若蟲在表活動危害小灌木和雜草;二齡若蟲起上樹危害山核桃葉子。成蟲進行性成熟紛紛下樹到地麵,交配產卵。新鮮人糞尿水對成蟲有一種特殊的引誘力。

防治方法:(1)幼齡若蟲期防治:和1:1500—2000倍液的速滅殺丁地麵噴霧。

(2)成蟲期防治:①用浸透含90%晶體敵百蟲尿水藥液的稻草堆進行誘殺。②7—8月份蝗蟲大批下樹交配而未產卵時,用1500倍液的速滅殺丁噴霧。

7、綠腿複露蝗:該蟲一年一代,以卵在表土中越冬,初孵若蟲出現在4月中旬。7月上旬成蟲羽化,7月中旬開始交配產卵,8月下旬成蟲開始死亡。

初孵若蟲以地麵禾本科和豆科等植物為食米,二齡起上樹危害山核桃葉子,新鮮人糞尿水對成蟲也有一種特殊引誘力,成蟲進入性成熟期紛紛從樹上飛到地麵、路旁雜草產卵。

防治方法:(1)地麵噴霧法:4月下旬卵孵化盛期用速滅殺丁1500—2000倍液地麵噴殺。

(2)7月份用誘殺堆誘殺成蟲。

8、桑天牛:幼蟲蛀食枝幹,致使樹勢衰弱,影響材質和果品產量,嚴重為害時整株枯死。成蟲補充營養時啃食新枝嫩梢,造成枝梢萎枯。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35—50mm,體和前翅麵黑色,宇航局被黃褐色短毛。頭部中央有一縱溝。前胸近方形,背麵有多條橫皺紋,具側刺突。鞘翅基部密生黑色顆料狀突起。幼蟲體長50—70mm,乳白色,圓筒形前胸背板後半部密生放射狀褐色顆粒狀小突起,其中有3對尖葉形白紋。

發生規律:2年1代,以幼蟲在被害枝幹蛀道內越冬。第3年6月幼蟲在蛀道內化蛹,6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羽化期長達2—3月。卵多產於1年生枝條分叉處的上方。產卵痕“U”形,每痕內產卵1粒。每雌產卵100餘粒。7月下旬幼蟲開始孵化,景入木質部,向下蛀食,形成往下直行蛀道,每隔一定距離向外咬1個圓形排泄孔,排出細分狀濕潤蟲糞,蛀道向下可達根部。老熟幼蟲向上移10cm左右,以木屑堵塞兩端作蛹室化蛹,蛹期20天左右。

防治方法:(1)在6—8月人工捕殺成蟲。

(2)找到新排糞孔,用鋼絲鉤刺殺蛀道內幼蟲或塞入毒竹簽。

(3)未孵化的卵,多為齧小蜂寄生,應加以保護。

(4)及時處理有蟲枝和被害枯死株。

(5)成蟲期可用殺蟲燈進行誘殺。

9、梨園蚧:梨園蚧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果樹害蟲,屬國內重要檢疫對象。該蟲寄主範圍廣,傳播蔓延快,以若蟲和雌成蟲群集在果樹枝幹、葉柄上刺吸危害,輕者造成樹勢衰弱,樹葉失綠,重得整株枯死。

發生規律:該蟲一年發生3代,以二齡若蟲附著在枝條上越冬。翌年初春樹液流動後開始活動,蛻皮為3齡,雌雄分化。4月中、下旬雄蟲羽化。雄成蟲飛雌成蟲介殼旁與之交尾。雌蟲交配後開始胎生若蟲並繼續危害。各代若蟲危害期為:第1者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八月中旬至9月中旬。

防治方法:(1)越冬期防治:3月中、下旬當山核桃樹開始萌動時,用3—5度石硫合劑或0.3—0.5%五氯酚鈉溶液噴治。

(2)若蟲期防治:因該蟲生活不整齊,以防治第1代若蟲為主。樹幹噴藥,用5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使用時加入0.3—0.5%柴油乳劑,對開始分泌蠟絲的若蟲有較好效果。

(3)成蟲期防治:E和24¥蚧殼速殺或40%速撲殺700—1000倍液對已形成介殼的梨園蚧進行樹幹噴治。

10、山核桃枝枯病:山核桃枝枯病是山核桃的重要病害,它為害1年生枝梢和2年生側枝,並向下蔓延,引起大枝枯死,削弱樹勢,降低產量。

該病始發於8月中下旬,盛發於10—11月,3月上旬到8月上旬不見有新的病害發生,所見枯枝都是上年遺留下來的老病枯枝。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有病枯枝上過冬。分生孢子在4月—5月和9月—10月間在發病內傳播,風雨是傳播的媒介。

防治方法:(1)5月間往樹枝上噴灑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或1%波爾多液,15天1次,連噴3次。

(2)春夏季節剪除枯枝,防止病害秋季向下蔓延和減少病菌來源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核桃產業網,網址:http://www.hetaomiao.net .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核桃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