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果技 Self Regulation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枇杷施肥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上)

點擊數:錄入時間:2015年6月3日

一、枇杷的營養

根據日本長崎縣果樹試驗場(1978)試驗,枇杷果實、葉、枝、根中各元素占幹物質的比例加權平均後為:鈣0.71%、鉀0.53%、氮0.39%、鎂0.1%、磷0.06%,說明全樹以鈣吸收多,磷少。

缺鎂:葉尖產生V形失綠黃斑。

缺硼:植株小,葉片厚皺色綠暗,花而不實。

缺鋅:幼葉小,缺綠斑點連成片。

缺鐵症又名黃化病,黃葉病等,主要表現為葉片失綠黃化變白,並從作物頂端幼嫩部位開始危害葉片,尤其是新梢頂端葉片,初期葉肉部分失綠黃化,葉色變黃,葉脈仍保持綠色,致葉片呈綠化網紋狀,生長旺盛期症狀尤為明顯,嚴重時,葉片完成失綠,變黃或呈白色,有時會出現棕褐色斑點,直至脫落死亡,整個植株生長停滯,並且易受凍害及其它病害的侵染。植株易早衰。

缺鉬:葉脈間失綠,產生黃斑狀。

缺錳:葉肉黃,出現病斑燒焦狀。

缺銅:頂葉簇,上部頂梢多死枯。

二、大五星枇杷的特點

我縣枇杷主栽品種為:大五星。該品種與1983年,由成都市龍泉驛區山泉公社美滿8隊曾明聰,從美滿6隊肖九鬆家中實生樹中選出。因其臍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狀,故命名為大五星。樹勢中庸,樹形開張,枝條中粗。葉色綠,葉片脈紋較深,葉片有突起。果實圓形或卵圓形,蕚孔開張,多為五角星形,少數為圓形。平均果重62克,大果重100克。果皮果肉橙紅色。果皮較厚,易剝離。果肉厚0.96厘米,質地細嫩,含可溶性固形物11—13%,風味甜多酸少,果實有核2-3粒,可食率73.2%左右。五月下旬成熟。該品種開始結果早,果大,肉厚,品質優良,皮較厚,耐儲運。在栽培上,該品種需要較好的肥水及土壤管理,防止非正常落葉。要適時采收果實,才能獲得豐產穩產。

三、枇杷施肥技術

(1)施肥量和施肥次數:栽培枇杷常用的肥料,有人糞尿、畜禽糞、餅肥、堆肥、垃圾肥、火燒土和化肥。根據枇杷生長發育的礦質營養需求,枇杷是屬於高需鉀植物,枇杷果實的含鉀量幾乎是氮的3倍。氮肥過多,果實大,但色味都濃,外觀和品質差;如鉀肥過多,則果實含糖分增加,但肉質粗硬。因此,各種肥料要素應適當配合。

枇杷幼年樹,全年應施肥5-6次,並采用薄肥勤施的方法,大約每兩個月施一次。每株施腐熟稀人(豬)糞尿(濃度的20%-30%)15-25公斤,或45%國光鬆爾複合肥、42%住商複合肥、45%果園複合肥0.15-0.25公斤。

枇杷成年結果樹,一般年施三次肥,主要根據枇杷的需肥特點和物候期安排。對施肥量,各地總結略有不同。我縣界牌鎮青江村沙壤土的15-20年生壯年枇杷園,每畝年施用氮10-13公斤,磷8-10公斤,鉀13-15公斤。大致可分為以下幾次:

①采後肥在5-6月份施入。主要是補充結果所消耗的養分,恢複樹勢,促進夏梢抽發健壯,以及促進根係的生長和花芽分化良好。以速效肥為主,結合深翻,施入大量腐熟有機肥。施用氮、磷、鉀肥的比例,一般為3:2:2。施肥量,約占全年施肥量的40%-50%。遲熟品種可提前到采果前施入。以株產35公斤枇杷果為例,每株枇杷樹應施45%國光鬆爾複合肥、42%住商複合肥、45%果園複合肥1-3公斤,油枯2-5千克。

②花前肥在9-10月份,秋季花芽分化基本結束,花穗開始出現時施入,以提供開花結果及抽發營養性秋梢需要的營養,促使開花良好,提高植株抗寒力。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肥的比例一般為5:4:5。施肥量約占全年施肥量的30%-40%。每株施油枯1-2公斤,45%國光鬆爾複合肥、42%住商複合肥、45%果園複合肥0.5-1.5公斤。

③春梢壯果肥在2-3月份疏果後施入。這次施肥的作用,是促發春梢及根係的生長,供給幼果生長所需的養分,促進幼果長大,減少落果,並促發和充實春梢。采用速效肥料配合複合肥施入,氮、磷、鉀肥的比例一般為3:4:3。如土壤中磷肥較多,或當時掛果量較少,可降低磷肥的比例。樹勢不旺的則增加氮肥的比例。施肥量約占全年施肥量的20%。每株施腐熟稀人糞尿30-50公斤,加45%國光鬆爾複合肥、42%住商複合肥、45%果園複合肥0.3-0.6公斤,硫酸鉀0.25-0.5公斤。2月份是全年中根係生長量大的時期,施肥深度宜淺,以免傷根。

在采果後結合耕翻培土,每株施雞糞、豬糞30-35公斤。枇杷樹結果多時,在果實迅速膨大耕翻培土,每株施雞糞、豬糞30-35公斤。枇杷樹結果多時,在果實迅速膨大期前噴施2-3次葉麵肥液(每桶30斤水加磷酸二氫鉀5錢-1兩或者尿素5錢-1兩和硫酸鉀5錢),相隔10天噴一次。

(2)施肥方法:枇杷的施肥效果,與施肥方法有密切關係。枇杷樹的吸收根係,主要集中在樹冠投影外圍的土層中,生產上以樹冠滴水線處為施肥地點。也可利用枇杷根係的向肥性,將肥料施在根係集中處稍隔開的地方,引導根係深入或向外擴展,擴大根係範圍。此外,還應考慮肥料的特性,如磷肥移動性差,且易被紅壤所固定。因此,應將磷肥深施、穴施,施在根際,以提高磷肥的吸收利用率。施過磷酸鈣或骨粉時,應將其與圈肥、廄肥或人糞尿等混合堆漚,待腐熟後施用,效果更好。枇杷園常用土壤施肥方法有:

①環狀施肥:又稱輪狀施肥。在樹冠外圍稍外的地方,挖一環狀溝,將肥料施入,然後覆土。施基肥溝宜深些,為40-50厘米;追肥溝宜淺,為15-30厘米。施肥溝要逐年外移。這種施肥方法,具有操作簡便、用肥經濟等優點。但是,易切斷一些生長較快的水平根,且施肥範圍較小,這是在選用時應加以注意的。

②盤狀施肥:以主幹為中心,將土耙開成圓盤狀。靠主幹的地方淺,離主幹越遠則越深。也有隻做平底狀施肥盤的。耙出的土堆在盤外周圍,形成土埂邊緣。施肥後,再覆土。此法因施得較淺,水易傷根,宜作追肥用。但長期采用此法施肥,會使枇杷樹根係上移。

③放射溝施肥:以樹幹為中心,在離樹幹60-80厘米處,向外挖6-8條入射狀條溝,深20-30厘米,施肥於溝中。隔年或隔次更換溝的位置,以增加枇杷樹根係的吸收麵。此法傷根較少,若與環狀施肥相結合,施肥效果更好。但挖溝時要避開大根,以免將它損傷。

④條狀溝施肥:在樹冠滴水線兩側開條溝,或在枇杷園的行間或株間開條溝,施基肥溝宜深些,為50-60厘米;追肥溝宜淺些,為15-30厘米。再將肥料施於條溝內,然後覆土。下次施肥時,可換另外兩側,逐年向外移,結合深耕,熟化土壤。這是一種較好的施肥方法。

⑤全園施肥:對於成年枇杷園枇杷樹根係已布滿全園,可將肥料均勻地撒布全園,再翻入土中。全園施肥若與條狀施肥或放射溝施肥相結合,可更好地發揮肥效。此法施肥較淺,易使枇杷根係上移。

⑥根外追肥亦稱葉麵噴肥。根外追肥,是將肥料溶於水中,直接噴布到枇杷樹葉片上,使葉片直接吸收利用營養元素的方法。根外追肥方法簡單易行,肥料用量小,吸收利用快。根外追肥對保花保果、促進果實發育、改善品質、矯治缺素症、提高肥效(防止土壤化學或生物固定)和調節枇杷樹勢,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根外追肥作用時間短,隻能起著輔助作用,不能完全代替土壤施肥。

葉片是枇杷樹生理生化活動的中心。葉片上的氣孔和角質層,具有吸收肥分的能力。生長期幼葉的背麵,吸收肥分的能力較強。通常葉片吸收肥分和根係一樣,在酸性條件下,陰離子易被吸收,而在堿性條件下,陽離子易被吸收。根外追肥所用的微量元素,多為物質單純的肥料。各種肥料適宜的噴布濃度,見表4-5。在春季進行根外追肥,濃度可略高些;在夏秋高溫幹旱季節進行,濃度應適當低些,以免產生肥害。多種肥料混合使用時,適宜的濃度應按比例下降。此外,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噴藥,進行根外追肥,但一定要注意肥料種類和藥劑種類的酸堿性,酸性和堿性不能混用。

⑦特殊施肥:河壩沙土(青江村)和一些丘陵山地(周柏村),水土流失嚴重,營養元素淋失,易造成缺素症。此外,酸性土壤往往缺磷和鈣,堿性土壤往往缺鐵等,利用土壤施肥方式進行補充,效果不佳。為此,采用一些特殊的施肥方法,可取得較好的施肥效果。

一是套根施肥。套根施肥的時期,應在根係生長吸收期,以花謝後5-7天效果較好。施用的濃度,一般略低於根外追肥所用的濃度。其方法是:用10—15厘米的塑料袋,裝100-200毫升的肥料溶液,在枇杷樹冠的東、南、西、北滴水線內約30-50厘米處,掏出一束新根較多的須根;將它插入裝好肥料的塑料袋內,並紮好袋口,以防水分蒸發。此法對矯治缺素症效果較好。

二是輸液施肥。輸液施肥,一般在早春樹液流動,花芽萌動期和果實成熟期前一個月進行。可保花保果,促進果實發育和花芽分化。肥料溶液為水0.5公斤,尿素6克,磷酸二氫鉀4克,早春加硼酸4克,三十烷醇微量,缺鐵時可加硫酸亞鐵3克。其裝置似醫院的吊瓶。製作方法是:用膠瓶裝肥料溶液,使封蓋後不漏水。在蓋上插入兩個針頭,接上膠管,一根40厘米長的膠管用來進氣,另一根60厘米長的膠管再接上通入樹體的針頭。用釘子在枇杷樹主幹距地麵20厘米處打一個孔,深達木質部。然後,將瓶子吊起來,把針頭插入孔內,看到有藥液滲出後,用白蠟封死小孔。

三是滴灌施肥。滴灌施肥方法,也是一項先進的施肥灌溉技術。具有供肥及時、肥分分布均勻、不傷根、保護土壤結構、用工少和肥料用量少等優點。簡易滴灌法:用可裝水30-40公斤的塑料袋(可用不漏水的舊化肥袋代替),滴管為3毫米的塑料管,用鐵絲綁紮控製出水量,約每分鍾110-120滴,每株設3-5個水袋,把滴管埋入20-30厘米的土層中。

四、微生物肥料作用機理

1. 增進土壤肥力。例如各種自生、聯合或共生固氮的微生物肥料,由於它們的生命活動,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來源,多種具有分解難溶磷、鉀化合物的微生物的應用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效磷、鉀化合物,供作物吸收利用,這些效果已為許多試驗和大量的生產應用所證實。

2. 製造和協助作物吸收營養。根瘤中固定的氮可以全部為植物吸收利用,所以其利用率比化學氮肥高得多。VA 菌根真菌能與多種植物根係共生,由於菌絲的總長度和吸收麵積的增加,增強了根的吸收能力,因此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元素和水分,供給植物利用,其中對磷的吸收和增強植物的抗幹旱能力為明顯,另外還能協助吸收鋅、銅、錳等元素。

3. 增強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有些微生物肥料的菌種接種作物後,由於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形成優勢種群,除了自身的作用外,還能抑製或減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機會,有的本身就有拮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並誘導植物產生抗性,激活了防衛機製,減少或降低病害的發生,而 VA 菌根真菌增強植物的抗幹旱能力是公認的。

4. 產生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刺激作物生長。用於微生物肥料生產的菌種大多數可以產生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刺激和調控作物生長,如吲哚乙酸和赤黴素,直接促進植物的生長。

5. 其它方麵。許多微生物肥料使用後對作物品質有良好的影響。可增加產品(尤其是水果)中的維生素 C 或糖分或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作物的硝酸鹽(致癌物質)含量。

五、測土施肥技術

三年來,測土施肥技術已經在苦瓜、黃瓜、弧瓜、無筋豆、豇豆、花生、水稻、玉米、油菜、柑橘、李樹等作物上進行了多次試驗示範,恢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增產增收效果顯著,深受農民朋友喜愛。

目前,根據對青江村:3社李其全、4社周大安、5社車仕威、車元富、車永剛、6社車誌禮、8社任翠娥、車仕明;鳴鳳村6社周慧;周柏村3社秦建躍等10家抽取土樣,分析結果表明:土壤結構差,有機質缺乏,磷和鉀處於低水平,嚴重缺乏微量元素硼、鋅、鐵。尤其是周柏村3社秦建躍的土壤為豆末子石骨土,本身坡度高、結構差,土中根腐病菌嚴重超標,栽啥死啥,就連栽的茶葉就會死。

施肥建議:多施人畜糞、油枯等有機肥,氮、磷、鉀配合施用,添加適量鎂、鋅、硼、鐵,並葉麵噴施鉬肥。可根據枇杷樹勢、產量確定佳配方,科學施肥。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枇杷產業網,網址:http://piba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枇杷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