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動態NEWS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農業人必看:規模農業如何經營?

點擊數:   錄入時間:2015年1月20日

中國種植農業正在麵臨著一場大改革,這是中國幾千年農耕史上的大變革,從一家一戶的農耕到規模化產業化農耕的變革,在未來20年裏會覆蓋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耕地麵積。所以,規模農業在形態上形成之後,馬上麵臨的問題是,如何經營的問題,而不是單單的如何耕種的問題。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中國農業的曆史機遇。

一、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亟待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都知道,中央台的新聞講地方台的新聞講自媒體的新聞更在講,連我們自己在飯店點菜吃菜的時候都要先問一下這個安全不安全的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已經是全社會麵上積攢很厲害的問題。

對於我們從事農業的人群來講,這個恰恰是我們的機會,我們不能跟其他行業的人一樣,去抱怨,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趕吃,我們不能去抱怨,因為我們是這個問題基礎的解決者、影響者,我們可以去改變他。而且,我們可以因為這個問題抓住一些機會去形成我們自己的戰鬥力,形成自己的事業,我們要把食品安全問題作為我們從事農業的一個機遇,我們要把他當成機遇,特別是非常大的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的機遇就越大,這是農業從業者的付出回報路徑。

二、我們的農村老齡化的問題也是糧食安全的問題。現在農村老齡化後誰來種地?這個問題也是說明需要變革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大到什麼程度呢,首先是國家的糧食安全,都沒有種地的、地裏產不出吃的,大家吃什麼,怎麼辦?因此,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國家層麵上一定會支持這個行業,所以流轉土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問題嗎?不會有問題的,種糧食,國家還有低保護價,當前,在我國哪一個行業一不小心賠了沒有人給你兜底,種糧食,國家兜底。所以從農村老齡化的問題可以推導出糧食安全的問題進而國家安全的問題。 農村老齡化能帶給我們什麼機遇呢?就是土地流轉可以進行了,農業產業化開始了,但是進行後你可能會遇到實體操作的問題,比如在膠東你就不太好流通,每家每戶都掙錢,像蘋果、櫻桃,去年的時候問一個老大爺今年掙錢多少,他說10多萬吧,60多歲,所以在這種狀態下你怎麼流轉,不可能流轉。所以老齡化後才可以流轉,心有餘而力不足才可以流轉。 那麼,機遇是什麼呢?中國的社會資本這些年增速非常快,中國富了,富人多了,資本強了,這些資本一定會進入農業的,因為中國資本形成的背景就是因為土地,因為城市裏的土地,這種土地情結會影響其一生的,所以這些資本進入農村裏麵,看到土地都會有投資的衝動,所以中國的社會資本一定會進入農業的。

所以對於在農村鄉鎮裏的農業從業者資本小一點沒有關係,先占位置,會有人接你的盤。中國現在國民生產總值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就在這二三十年裏的時間裏迅速積累。再有一個狀態就是中國資本的集中是超級集中,0.4%的人掌握了70%的財富,所以這更容易形成大資本農業,現在聯想已經進入農業了,搞地產的綠地也進入農業了,萬達也進入農業了。

中國要進入高收入國家行業,農業現代化是不可逾越的發展階段,對於國家領導人來講他的職責就是帶領全國人民富起來,整個國家都強起來,所以,國家會調動其他富有的領域資本進入這個行業,中國連續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農業,其道理就在這裏。因為我們人均GDP始終偏低,所以現在農業政策越來越好,2013年國家支持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政策:種糧農民直接補貼151億,農資綜合補貼政策1071億,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的新型經營主體政策中央出台地方配套。

自從2013年1號文件出來以後,到8月份全國的家庭農場注冊已經超過80萬了,合作社到8月份才70多萬,從家庭農場短短不到1年就注冊80多萬這件事情,可以看出農業裏麵的進來的資本速度越來越快了。所以,這是我們大家所處在的整個行業的背景,就像當年的房地產一樣,我們身在其中,光看到機會還不行,我們得去研究怎麼抓住機會,就像前幾年這個房地產行業,看到了但是沒有出手,這還是沒有抓住機會。進入後,接下來就是經營的問題,我們要真正的抓住曆史機會。

首先我們認識一下規模農業的具體形態,對於我們國家來講,小農經濟是幾千年的事情了,解放以後我們國家是有規模的,比如說新疆兵團、東北農墾還有海南都有,但這不代表一個成熟市場形態,50年代曾經的合作社經濟沒有做起來,後來06年開始加強了這方麵的工作,農業專業合作社法出台,08年經濟危機後大量出現的公司化種植基地,江浙一帶走一圈發現全部都是生態園。我們預估,5年後全國會有30%的規模農業經濟。從點看麵,舉個列子,河北固安一個現代農業園,總投資1.5個億,2000畝,很掙錢。為什麼呢?他們解決了農產品生產季節性的問題,做到每日產出,茼蒿每天出3000斤,從不間斷。大家知道農業種植的季節性是很難打破的,你不打破季節性就有問題,采購商天天采購,菜市場是天天有,你不解決季節性的問題你就不好滿足采購商的需求,所以,這家從根源上解決了這個種菜的問題,也就形成了其收入持續不斷。現在栽培市場上有水培,不用土,這個目前在我國是一個技術概念,或者說是一個技術的展示,做規模種植,你不能當真。如果感興趣這個,說明沒有得到規模農業的精髓。這個棚子種點西紅柿,那個棚子種黃辣椒,這個也不是規模農業的精髓,規模種植農業的精髓就是規模種植,不是種的總麵積多就是規模,而是要看單品種種植麵積多少。

規模農業幾個形態,合作社、公司化的基地、家庭農場、生態采摘園等。做規模農業要選擇哪一個呢?首先看評估規模農業麵臨的風險。和一家一戶種植一樣的風險:自然災害、農產品滯銷,有不一樣的,勞動力成本。大雨漫灌,澇害了,一家一戶可以進地挑挑溝,如果是一千畝地呢?挑完溝也根係也死亡的差不多了,所以,自然災害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

農產品滯銷。農產品行情不好,一家一戶的可以自己帶產品到城市裏麵的社區到小區賣,頂多多賣幾天,但是一千畝的產出怎麼賣,這就像實驗室的技術要放大到生產上去,看著好象一樣,但是這裏麵的難度是質的提升,很難的。勞動力成本,對於規模農業來講,這個成本會一直上升的,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減的非常快。

所以規模農業經營的三要素:流通第一,生產第二,品牌第三。流通第一,流通裏麵有一個新興渠道+傳統渠道的問題,這裏的新興渠道主要指生鮮電商,這些人怎麼操作呢,就是支了一個網站,麵向年輕的市民。在城市裏麵上班的年輕人,路上堵車,生活壓力大,工作任務重,使勁的工作使勁的加班,下了班到菜市場菜市場關門了,所以就得上網,選擇好要買哪些農產品付下款,然後在家等著就可以了,有人送。農產品的這種流通模式現在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非常多,在二三線城市也有一些,而且加快發展。可以在網上定,但是不是馬上送,指定時間送,所以這是一個新興的農產品流通渠道。傳統渠道,主要指農產品批發市場,這仍然是農產品主要的流通渠道。

生產第二,規模農業一定要有規劃,這個規模別走一個誤區,就是品種太多,你要考慮季節搭配,因為采購商找你是因為你有規模,如果你沒有規模,或者他采購的少他沒有必要來找你,到批發市場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來找你,一定是要有一個數量級,采購商有量才可以直接找生產基地,所以,采購商如果找到你,你如果沒有一定規模、產出足夠的單品數量是不行的。

品牌第三,幾千年來農業領域,大家一直沒有這個品牌意識到,所以我們做農業行業的,特別是普通老百姓來講,年複一年,沒有增值點,浪費了時間,即使你種出來的很好吃也不能創造太多的價值,這是以往的社會曆史條件決定的。但是現在可以建設農產品品牌了,一個是得益於現在的信息通路,這是前所未有的,第二個就是新興的農產品流通渠道,當農產品采購商在網上采購時,這個時候就會找牌子了,這是誰家的,產地是哪裏的,因為網上不單單一家,會有競爭的。全國各地的生鮮電商都有需要更多供應基地的需求。目前國內做配送的就是上海的多力農莊,每個月給多少錢,6個月還是12個月一交,一周送幾次菜,所以現在的流通方式和信息傳遞的方式造就我們可以把農產品品牌化。

規模農業如何經營的第四要點,經營規模農業要想製造業學習,你不要看國外的合作社如何經營,你要看製造業是怎麼進行的,實際上種植業來講就是一個製造業,所以,要學習製造業裏麵的一些精髓,一個是要有規模,第二要有效率,第三,工藝上的銜接自動化。現在農業的設備越來越多,所以完全可以像製造業的流水線一樣。

經營成功以後的規模農業形態的特征是什麼樣的呢,由於種植農業有自己的特征,生長周期、地域生長、季節生長,所以中國的規模農業不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所以我們預估即使再來20年,也會有10%以上不是規模的,甚至還多一些。但是不管小的還是規模的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品質為上,並且品質統一。農產品以前大家不重視品質,直接往車上一仍你也不知道是誰的,但是現在因為有這樣的一個信息通路在所以你可以做品牌了。

品質統一,采購商看中你是因為你有規模,所以你做了一個合作社好象也有規模,但是每家社員產出的黃瓜、水果口感不一樣,你怎麼說服你的采購商,尤其遇到采購商還是做品牌的,所以品質統一很重要。

我們看一下歐美日發達國家合作經濟狀態,美國農場主協會,是合作加工和銷售,所以他組織也是鬆散和集中有一個調節度,歐洲就是專業化合作社,以產品為中心開展業務,日本他們麵積不大,做農協。所以,從歐美日發達國家看,合作經濟實際上是一個高等的經濟狀態,不是我們國內大多數現在所理解的,把一家一戶湊在一起就是搞了一個合作社。我們國家目前的合作社現在其實很難搞,因為大家學的是歐美的方式,但是歐美的前提和我們不一樣,歐美是大地主和大地主的聯合,而我們是一家一戶,小農意識多一點的人的聯合,所以如果我們搞合作社,也去學美國的能行嗎,前提不對,肯定不行。看河南省的衛星圖,白的都是村,不白的地方是地,村與村之間的地形不成規模,隻有農村人口老齡化以後才能消失的村莊,所以在我國規模化需要一點時間,前麵的速度會比較快一點,前麵30%的流轉比較快,3-5年可以形成,全國規模30%以後會進入一個慢速通道。所以,從中國與歐美農業現在的狀態可以看出差距,差距就是空間,我們要從積極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網址:http://www.sichuanguomiao.com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