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動態 NEWS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農業規劃】如何讓靜態的土地“流”起來,沉睡的資源“活“起來

點擊數:錄入時間:2014年11月19日

【農業規劃】如何讓靜態的土地“流”起來,沉睡的資源“活“起來

根據三中全會精神,解決土地財產權有三個重要方麵:一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擔保,這就賦予了承包地新的權能,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民融資難的問題。二是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抵押、擔保、轉讓試點,探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渠道。三是建立農村土地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和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隻有建立農村土地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土地資源才能得以合理有效配置;隻有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才能讓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讓靜態的土地“流”起來,使沉睡的資源“活”起來,這是農村土地製度變革的核心追求,努力拓展土地“流”與資源“活”的製度空間,是當下和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曆史時期需要不懈努力的

農用地兩大難題

一確權、登記、頒證問題

曆史上的土地魚鱗冊,是官府大的檔案庫,農民起義或改朝換代,攻下一座城,首先把土地檔案庫保護起來。這是他們收取農業稅的憑據,沒有這個東西,新政權就無法存活。曆朝曆代都是以農養政、以農養國,我國農業稅征收從公元前594年魯國初稅畝開始到2006年結束恰好2600周年,我們結束了以農養政時代,進入以工養政、以商養政時代,取消了農業稅,但土地是國家法律賦予農民的財產權,而不是無償分配給農民的福利待遇,必須用法律的形式保護。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和宅基地使用權證書是財產權利的體現,不頒發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書,就體現不出財產權性質。

早在2008年,中央有關部門即與世界銀行合作在安徽就此問題開展過試點研究。中央具體部署這項工作也已經有好幾年了,但進展並不快,主要在於這項工作對於基層幹部來說既複雜麻煩又耗時費力;既不能顯政績,又要花費巨大成本。據樣本調查,每戶約需成本15元-20元,按此計算,全國大約需要360億元,這是公益性行政開支,應由中央財政直接劃撥,不然,下麵本來就沒有積極性,還要負擔經費,將很難在五年內完成。

二流轉問題

為便於現代農業的適度規模化經營,按市場規律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農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可確權確地,也可確權不確地。但確權不確地應征得農民同意,很多農民則不願意這樣做。

而在具體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目前則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難題:

在沒有做好確權登記頒證的前提下,一些地方先稀裏糊塗流轉起來再說,這將為以後發生土地糾紛埋下無法解決的隱患,打官司都沒有任何可供處理的憑據。

三中全會提出要“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擔保,但金融部門對此多有疑慮,一旦出現風險,土地就押在銀行手裏無法變現,成了包袱。

沒有農地經營的準入條件限製,任誰都來圈地,過快過急地推進流轉,過度向企業集中,規模過大,不光效益會下降,且隨時都會發生來自自然、市場、金融等方麵的風險,使之與農戶的合同無法兌現。

非糧化現象嚴重,一些大戶圈占土地後,主要從事苗木、花卉、蔬菜等經濟作物生產,糧食安全問題難以保障。

政策集束向大戶傾斜,小農戶被邊緣化。我國2.3億承包土地的農戶中,目前參與流轉的僅占20%左右。

一些地方以流轉比例和流轉規模論英雄,逼得基層幹部采取多種方式誘導推進,違背農民真實意願。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以家庭經營為核心。不少地方隻貪大求洋,把力量大都放在龍頭企業、專業大戶上,對規模較小的家庭經營興趣不大,這就偏離了農業發展的軸心力量。

承包權抵押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物權性抵押,而經流轉取得的經營使用權抵押從一定意義上說則是債權性抵押,物權性抵押和債權性抵押產生的後續效應會有很多差別。比如債權性抵押物權利是否像物權性抵押物那樣明確清晰,處置是否方便,流入方和流出方在雙方權利擁有上認識是否一致等。同時,主動離地抵押和被動失地抵押的農民產生的後續效應也大不相同,被動失地者一旦出現風險,生計將成為問題。

農村集體用地核心問題


農村集體用地主要包括三個方麵:宅基地、經營性建設用地及公益性用地。其中公益性用地目前可做的文章不多,主要是經過撤點並校後有些學校閑置、撤並村莊後有些公房閑置、交通改道後有些道路廢用等是否可以探索改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除此之外,在宅基地和集體性建設用地領域之內,目前都有一係列的問題需要厘清。

本文來自:四川枇杷苗網http://www.piba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枇杷苗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