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動態 NEWS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規劃】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哪裏?

點擊數:錄入時間:2014年11月2日

【規劃】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哪裏?

中國農業生產力水平沒有西方國家高,但目前中國農業生產力已大大提高,許多農產品開始出現過剩,政府十分重視環保型、質量型農業的開發,農民的質量意識和環保意識也已大大增強,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的基本條件也已具備。

農業是人類社會的基礎產業。在現代社會,農業對人類生活領域的影響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農業的發展也在深化。優鮮農業認為,世界正麵臨十分嚴峻的糧食短缺、糧價飛漲、環境汙染等問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各國為解決這些問題正在探索各種農業發展的新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趨勢。


一、從分散經營向規模化方向發展

傳統的蔬菜種植分布較為零散,效率低下。水耕蔬菜采用封閉式植物工廠,在該模式下,不僅可以提高產量,使農產品的價格具有市場競爭優勢,還可以帶動諸如運輸、農機製造、維修服務等一係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大農業的發展局麵。


二、從“平麵式”向“立體式”發展

“立體式”發展,即利用各種農作物在生育過程中的“時間差”和“空間差”進行合理組裝,精細配套,組成各種類型的多功能、多層次、多途徑的高優生產係統。利用高優生產係統,蔬菜種植流程細分為暗房期、催芽期、育苗期、成菜期,這樣可以大大節省空間與時間,蔬菜進入成菜期後隻需14天左右並可采收。


三、從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方向發展

傳統農業的種植,由於過度依賴化肥、農藥、塑料薄膜的使用,從而導致水體汙染、白色汙染、土壤板結、害蟲產生抗藥性後再度猖獗等一係列惡性循環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水耕蔬菜的種植環境,能完全解決蟲害、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土地、水源、空氣汙染等問題,是目前具價值的生態農業。


四、從自然式農業向設施化農業發展

自然式農業抵禦幹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而如果發展設施化農業,則能有效解決西部幹旱、半幹旱區域的農業灌溉問題,沿江農業區域的澇區的洪澇問題等。設施化農業發展是一大趨勢。采用的水耕種植技術,便是屬於高科技含量的設施農業,能完全避免幹旱、洪澇、氣候變化等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影響。除此之外,農業專家們經過精心設計,把農場式農業生產改造成農業公園,集農業種植、綠化環境、觀光旅遊等為一體,勞動也將成為一項愉快的工作。


五、從機械化農業向“電腦自控化”管理方向發展

未來農業發展的高形式,應是高度的自動化和精確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已為我們開辟了發展方向。全環控植物工廠,采用自動恒溫係統、自動灌溉係統、自動空氣循環係統、半自動采收係統,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實現了穩定的量產。


六、生產組織與服務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我國未來農業的生產組織與服務,將緊跟世界發展趨勢進行對接,對合作夥伴的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開展全方位的服務,這樣做的好處是及時疏通渠道,使各種農作物產量達到高,生產成本降到低,加工增值達到大,銷售價格和經濟效益達到高,使投資者得到更大的實惠。


七、從“地麵”向“太空”擴展

水耕蔬菜在種植過程中無需使用土壤,而是采用多層菜架的方式種植,這樣便極大的節省了土地資源,是太空農業的必然趨勢。

結合未來農業發展的七大趨勢,生產出更安全、更健康、更衛生的蔬菜將成為現實。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http://www.sichuanguomiao.com 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