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動態 NEWS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科學發展,老百姓得到實惠

點擊數:錄入時間:2014年8月15日
科學發展觀給百姓帶來了什麼,改變了什麼?從2003年應對非典危機正式提出科學發展觀至今,隻有短短5年,在改革開放30年的曆史中隻占據六分之一的時間。然而,科學發展觀確實給中國帶來了巨變,給百姓生活帶來了太多的變化。
以人為本的民心工程
2003年2月,農曆癸未年春節廣泛傳播一條消息:一場震動中國波及全球的SARS疫情,開始發端。
“特別是2003年非典後看到社會管理的嚴重滯後……縣一級醫院隻有一台呼吸機,根本救不了人。”改革辯護士、第二次解放思想的標誌性人物周瑞金在湖南接受記者采訪時深有感觸地說,“非典”的深刻教訓是: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城市發展和農村發展還不夠協調;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滯後,公共衛生體係存在缺陷。2003年總結了非典以後才提出科學發展觀,才注意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要協調。
化危為機,“非典”過後第五年,僅以中部省會城市長沙為例:今年10月,突發心肌梗塞的瀏陽永安鎮農民宋旺福(化名),在自家門口的永安醫院從死神手裏被搶救了過來。由於少了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及時治療,當地農民患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已經大大降低。作為一家鄉鎮醫院,永安醫院不僅彩超、CT、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設備俱全,而且每天還有瀏陽市人民醫院的專家醫師輪流坐診。
宋旺福所享受到的醫療服務並不是個例。2004年以來,長沙投入1.71億元,對117所鄉鎮衛生院進行建設改造,投入3482萬元,建設改造了1366所村衛生室,“小病在鄉鎮、大病不出本市,農民看病有報銷”。而長沙城區居民看病就更方便了,出門就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在的長沙人,“小病在家看、大病有保障、沒病有預防”,全市衛生資源人均占有率和人均期望壽命處於國內前列,接近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水平。市區範圍內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在半小時內到達現場。
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生命健康權,注重幸福指數,這是科學發展觀給百姓帶來的大實惠。
周瑞金認為,科學發展是群眾關心、群眾支持的民心工程,為了以人為本,發展的成果能夠為百姓所享用,能直接改善民生,使社會更加公平、更加正義。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內容的第三次解放思想,“沒有什麼好爭論的,大家都是有共識的!”
“非典罷官”轉變政府職能
2003年春天的抗擊非典中,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和北京市市長孟學農被免去黨政職務。同時,各地加大了防治疫情擴大力度,並對防治疫情不力的相關人員進行了處分,一批官員紛紛因非典型肺炎而“落馬”。在長沙,包括長沙市疾病控製中心主任等兩名副處級幹部在內,共有七名幹部因為防範非典不力被免職。
“非典罷官”將人們的視線引向了上層建築領域的變化,一些學者開始將這場疫情看作政府職能轉變的一次契機——“這是第一次公共衛生領域的事件造成了這麼大的經濟損失,這至少說明我們社會的各個領域已經高度關聯。”經濟學家茅於軾說。
“對4月非典事故中的有關同誌給予必要處分,目的是增強各級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建立重大事件責任追究製度。”時任衛生部長高強這樣詮釋“非典罷官”。
“有的官員感歎‘官不好當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不僅官員要克製自己不要濫用權力,還要學會運用權力,所有一切都取決於你是否承擔起了責任;失職在官員看來,已經成為一個碰不得的雷區。隨著問責製成為一個製度化、經常化的考核程序,湖南必將形成‘三軍用命’的新政治風氣。”湖南省行政學院的公共管理專家於樹貴說。
政務公開成為政府的理性選擇。在湖南省內首次非典新聞發布會公布疫情和防治措施後,在一日一報的信息發布後,尤其在省政府通告發布之後,人們從政府權威的信息中,得出了湖南目前比較安全的結論,生活也逐步恢複了正常。經過非典洗禮,湖南的政務公開水平大幅度提升,從政府高層至平民百姓,已經形成共識,政務公開是政府職能轉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政府職能的服務性得到加強也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在SARS傳播的初期,人們對這種病並不認識,對防治救治措施也不知曉。政府通過新聞媒體,告訴群眾怎麼防治,發病了怎麼辦,還多次邀請專家進行解答,於是,人們欣喜地看到,在人禽流感等疫情發生時,得到及時的、全麵的信息已經是“家常便飯”。此後,湖南建立了新聞發言人製度,定期就政治經濟中的大事、就公共突發事件、就人們想了解的各種信息,發布新聞。
雖然一夜之間免去官員職務是非典時期的一種特殊做法,但在某種程度上,非典罷官仍然具有標誌性意義。從此開始,政壇新風蔚然形成。
從GDP崇拜到綠色GDP
在自己經營的紫薇山莊“農家樂”,章誌標看著親手種植的花卉苗木,陶醉在鳥飛草茂的風景裏。但每每提到2002年11月底以前的日子,章誌標就來火:“那時,我們是生活在什麼環境下?”
2002年,作為長沙縣黃興鎮藍田村村主任,章誌標帶領群眾抵製化工企業汙染,終導致政府將黃興鎮嚴重汙染環境的13家化工企業徹底關閉。在扳倒的過程中,有人公開指責章誌標是“刁民”、“瘋子”、“神經病”;還以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罪名”拘留他。
“這無疑是個體與一個體係的戰鬥,很有些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悲壯。章誌標所麵對的,不僅是那些財大氣粗的汙染企業,還有那些在不當的政績考評製度中熏陶日久的官員們。”這後麵的悲壯、無奈讓關注章誌標的媒體發出感歎。
但是今天,在章誌標所在的長沙縣,環保不再是一個農民的悲壯戰鬥。在這裏,兩把考核政績的尺子組成了綠色GDP。
今年上半年,有著“三湘第一縣”之稱的長沙縣經濟繼續高速增長,1至6月,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66.6億元,同比增長16.5%;財政總收入突破22億元,同比增長近50%,在近揭曉的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中,長沙縣由上一年的45位上升到37位,排名居中部第一。
但是和GDP高速增長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這個中部第一縣很多鄉鎮工業的各項考核增長指標為零,甚至不作考核。金井鎮就是其中一個。金井鎮黨委書記王國良說:“按照縣委縣政府考核的標準,我們金井鎮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護好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
考核的尺子由過去跟GDP相關的指標變成了環保指標,這在全國還是首例,記者了解到,像金井鎮這樣沒有工業增加值考核指標的鄉鎮,長沙縣一共有近10個,這些鄉鎮大多集中在長沙縣的北部地區,工業基礎相對比較差。而在長沙縣的南部,近幾年來,形成了以經開區為主,以暮雲、梨等鄉鎮工業園區為輔的“一區七園”,在這些園區內突出打造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三大優勢產業集群,並提出了打造“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建設“湖南汽車產業走廊”的戰略構想,這種集中在園區辦工業的做法不僅加速了產業的集聚,而且有利於環境的保護。
長沙縣根據南北地域差異,拿出了兩把考核政績的尺子,北部的那把側重環境指標,南邊的那把側重經濟發展。如果這兩把尺子放到一起,我們會發現,它們正好組成了一個大家關心的詞:綠色GDP。
促成從GDP到綠色GDP轉變的,其實隻是一把尺子:科學發展觀。
今天,這把尺子已經在長沙廣為使用:長沙市實施環境保護目標“一票否決”與“區域限批”製度:對完不成減排任務、流域治理任務的區、縣(市)政府和職能部門實施“一票否決”,當年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考核計零分,實施“區域限批”,追究具體責任人行政或法律責任……
記者手記
走向人本
申芙蓉唐薇頻
2003年,非典肆虐。
深信唯物主義的我們,被自然的力量震懾了:人類不可能無休止地征服世界,相反,自然界會將人類的作用力反作用於人類!
於是,著名的摩根士丹利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認為:非典可能成為中國發展史上的一個分水嶺,中國將從這次疫情中汲取經驗,崛起成為更強大的國家。因為他們相信,具有古老智慧的中國會從這種巨大的災難中進行深刻的反思,雖然這種反思來得如此不易!
心靈震撼會改變觀念,而觀念才是行動的前奏。我們從來都知道,主觀因素主導著我們可以感知與輻射的一切,而此刻,我們才真正確切地明白:這個世界的種種災難,其實與我們的觀念息息相關,就是古人所說的:天災有時源自於人禍。“發展是為什麼”正如“活著是為什麼”一樣,成為深切也是無可回避的問題。一個政權開始反思、一個民族開始反思,直麵現實,更麵向未來!正是在這樣的反思中,智慧的光芒,洞穿50多年的曆史,一切回複到應有的位置: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這就是科學的發展觀!
這是一種執政觀的回歸,清除了曾經幾十年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觀念,也收斂了“惟經濟增長”論的光芒,政府終於將“人”放在核心的位置,關注的不再僅僅是GDP,更有人們的幸福值。事實上,“人的自由全麵發展”,從來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
這是一種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回歸,我們曾經摘下了“政治人”的帽子,而此時,我們又學著拿下“經濟人”的麵具,我們嚐試著去過一種“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活,我們開始明了,燦爛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和諧的氣候與人際關係,對於生命更有價值。事實上,我們自古便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倫理道德。
這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回歸,大愛是“仁”,直抵和諧。那些在我們腦際回旋了無數次的經典語句,開始像天使般輕輕落下,進入人心:“天人合一”,尋求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和睦共處;“禮之用,和為貴”,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的氛圍。
2008年,株洲公選“80後”幹部的一道麵試題目是:“為什麼實踐科學發展觀要讓百姓叫好?”因為,當一個政府的執政目的走向一切以人為本時,民生、長久而康樂的民生便是發展的中心,而民心便是天意;因為,當和諧發展成為一個國家全民的共識時,古老的民族也能煥發青春,走向健康成長之路。
科學發展觀基本解讀
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努力做到“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使各方麵的發展相適應,各個發展環節相協調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就是以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
名人譜
鍾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專家。
2003年,作為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鍾南山任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他不但始終在醫療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勳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章誌標
2002年初,章誌標當選長沙縣黃興鎮藍田村村主任後,帶領長沙縣黃興鎮藍田村民,不斷地向有關部門和上級反映藍田乃至整個黃興鎮被13家硫酸錳生產企業汙染的情況,推翻了每年為鎮裏帶來上千萬元財稅收入的“化工之鄉”的“支柱產業”。為了環境,他被關押38天;麵對數十萬元的封口費,他在日記中寫下“我不要錢,要命”。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環保衛士”,昔日汙染嚴重的“小化工”,才終退位。於是,章誌標也就成了長沙環保史上一個標誌性的人物。
“一個農民扳倒13家汙染化工廠”,被譽為公民環境權的民間覺醒。
張萍

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構想第一人。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研究會會長、湖南省市場經濟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12月,一份後來被媒體稱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提案出現在了省政協四屆六次會議上。張萍以個人提案的形式建議:把長沙、株洲、湘潭在經濟上聯合起來,逐步形成湖南綜合經濟中心。從此,張萍讓自己的命運與長株潭緊緊連在了一起。此後,他不但是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提出者,還是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實際推動者。2007年12月,長株潭申報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成功。張萍說自己圓了個好夢,一個追求了20多年的夢。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http://www.sichuanguo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