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如何防止李樹苗細菌性穿孔病的危害?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葉片發病初期,產生多角形水漬狀斑點,以後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病斑,邊緣水漬狀,後期病斑幹枯、脫落,形成穿孔。病葉極易早期脫落。果實發病,先在果皮上產生水漬狀小點,後病斑中心變褐色,終可形成近圓形、暗紫色、邊緣具水漬狀的暈環,中間稍凹陷,表麵硬化、粗糙的病斑。空氣幹燥時,病部常發生裂紋,病果易提前脫落。
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稱野油菜黃單胞杆菌,屬細菌。菌體短杆狀,單根極生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性。發育適溫25℃,高38℃,低7℃,致死溫度為51-52℃10分鍾。
發生規律
病原細菌主要在春季潰瘍病斑組織內越冬,次春氣溫升高後越冬的細菌開始活動,開花前後,從病組織溢出菌膿,通過風雨和昆蟲傳播,從葉上的氣孔和枝梢、果實上的皮孔侵入,進行初侵染。病害一般在5月上、中旬開始發生,6月梅雨期蔓延快。夏季高溫幹旱天氣,病害發展受到抑製,至秋雨期又有一次擴展過程。溫暖多雨的氣候,有利於發病,大風和重霧,能促進病害的盛發。果園地勢低窪、偏施氮肥等發病重。
防治方法
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冬夏修剪時,及時剪除病枝,清掃病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在芽膨大前,全樹噴施下列藥劑:1:1:100倍式波爾多液;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30%堿式硫酸銅膠懸劑300~500倍液等藥劑殺滅越冬病菌。
展葉後至發病前是防治的關鍵時期,可噴施下列藥劑:1:1:100倍式波爾多液;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300~400倍液;86.2%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47%春雷黴素·氧氯化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600倍液;20%乙酸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12%鬆酯酸銅乳油600~800倍液等,間隔10~15天噴藥1次。
發病早期及時施藥防治,可以用下列藥劑:72%硫酸鏈黴素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33.5%喹啉銅懸浮劑1000~1500倍液;2%寧南黴素水劑200-300倍液;86.2%氧化亞銅懸浮劑1500~2000倍液等藥劑。
本文來自:四川宗富李樹苗基地,網址://m.jiaguguoji.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宗富果業李樹苗基地!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