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果技Self Regulation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獼猴桃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 (上)

點擊數:   錄入時間:2015年7月7日

獼猴桃葉片黃化病在各地普遍發生,造成嚴重危害,尤其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濕地,發病率較高,發病株率占到栽培總株數的20%左右,嚴重田塊發病株率高達30%~50%。發生黃化病的葉片,除葉脈為淡綠色外,其餘部分均發黃失綠,葉片小,樹勢衰弱。嚴重時葉片發白,外緣卷縮枯焦,果實外皮黃化,果肉切開呈白色,喪失食用價值,長時間發病還會引起整株樹幹死亡。

1 發生原因

1.1 缺鐵 由於土層中的各種鹽類隨水分通過毛細管向地麵蒸發,水分蒸發量越大,各種鹽分在表土層積累越多,越是幹旱越會加重土壤鹽堿化。在偏堿性的土層中遊離二價鐵離子易被氧化成三價鐵離子而被固定,不能被獼猴桃根係吸收利用。加之獼猴桃根為肉質根,分布層相對較淺,更容易發生缺鐵性黃化病。

1.2 不合理的耕作製度 由於單一性偏施氮肥,使土壤中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銅、鎂、錳等供應失調,元素間發生頡頏作用,引起黃化病發生。大水漫灌、低窪地積水,以及建園時苗木栽植過深等,易造成土壤透氣性不良,引起獼猴桃樹根部病害體生理代謝功能紊亂,發生黃化。

1.3 根部病害 獼猴桃某些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根結線蟲病等的發生,幹擾和破壞了根係吸收和合成利用土壤中各種礦質營養元素的功能,從而由病理病害導致生理性缺素症而發生黃化。

2 綜合防治技術

2.1 科學選址建園 建園時應注意園地選擇,盡可能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田塊。忌在已栽過蘋果、梨、桃等多年生果樹的重茬地和土質黏重地建園。也不可在地下水位較高,易發生積水的地塊建園。

2.2 科學施肥灌水 要大力推廣平衡施肥技術,做到氮、磷、鉀配合施肥,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配合施肥。偏堿性土壤要注重增施有機肥料。盛果期樹每667m2每年追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結合深翻改良土壤。大行種植三葉草,小行進行秸稈覆蓋。不斷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使之達到2%以上。在pH值達7.5以上的堿性土壤中,建議株施硫酸粉或8%的醋酸液1kg,適當降低根際的pH值。每年生長前期化肥的施用,應以硫酸銨或尿素等銨態氮肥為主,少用硝態氮肥和碳酸氫銨。土壤追施鐵肥,應與腐熟有機肥及腐殖酸肥混合施用。春季萌芽時追施螯合態鐵肥如葉綠靈、黃葉必克等,株施30~50g。也可生長季,從展葉開始,葉麵噴施氨基酸鐵肥,或螯合腐殖酸液肥及含鐵元素的稀土微肥。全年至少噴施5~6次。改大水漫灌為小畦分灌,避免過量灌水,謹防積水。有條件的可采用滲灌或滴灌技術。

2.3 嚴格控製產量 盛期樹每667m2產量以2000~2500kg為宜,嚴防負載過量,以保持健壯的樹勢。

2.4 對症防治 對根係因病理因素誘發的生理缺素症黃化樹,要盡快治療根部病害。在剪除病根、刮除病皮的基礎上,選用5%菌毒清100倍液塗沫病疤,並噴施5%菌毒清200~3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等量式波爾多液,交替使用,灌根2~3次。

對根結線蟲病誘發的缺素黃化樹,應選用10%的克線磷、克線丹顆粒劑,每667m2用量3~5kg,或40%樂斯本乳油800倍液噴灑處理根際土壤,殺滅根結線蟲,結合剪除病狀須根,盡快恢複根係的生理功能。

對已經發生黃化病的植株,可掛吊瓶輸液。通過近幾年的試驗示範,用枝幹輸液法防治獼猴桃黃化病,方法簡便,快捷實用,省工省時,效果顯著。具體方法:選用“光泰”牌獼猴桃專用營養液,或果樹富硒營養液,在病樹主幹基部鑽孔打眼至樹髓部(主幹粗度直徑的1/2處)。營養液用量根據樹幹粗度直徑大小而定,粗度1cm左右的用營養液1ml(原液)。落葉後休眠前使用,1ml原液稀釋30倍;生長季使用,原液稀釋50倍。注意要用軟水(潔淨的雨水、河湖水等)稀釋,隨配隨用。

獼猴桃黃葉病是由缺素、根腐、線蟲病等多種原因引起的綜合性病害。近年來,西峽縣獼猴桃由於黃葉病的危害造成整株死亡,大麵積減產,甚至絕收,成為製約獼猴桃優質高產的一大障礙。現根據我站長期試驗觀察,總結出無公害防治技術如下:

一、發病特征

(一)線蟲病類黃葉病 我縣發生的主要是北方根結線蟲病和花生根結線蟲病,地下根係初期生有結節,根皮外觀顏色正常,大結節表麵粗糙,後期結節及附近根係均腐爛,變成黑褐色,解剖腐爛結節,可見乳白色形或檸檬形線蟲。植株感染線蟲後地上部的表現為植株矮小,枝蔓、葉黃化衰弱,葉、果小易落。病原線蟲在土壤的病根及蟲瘤內外越冬,也可混入糞肥越冬,翌年氣溫回升,2齡幼蟲從根尖處侵入危害,其卵在土壤中分批孵化進行再侵染。

(二)根腐病類黃葉病根腐病為根係毀滅性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根和土壤中越冬,翌年遇高溫高濕氣候發病。病菌經工具、雨、水、害蟲傳播,由皮孔、傷口入侵。主要為害根部,引起地上部表現為葉片變黃脫落,樹體萎蔫死亡。

(三)缺素類黃葉病 主要是由缺鐵、鎂、鋅三種元素引起。

1.缺鐵,輕者幼葉呈現淡黃色或黃白色脈間失綠,症狀從葉緣起向主脈推進,老葉正常,重者先幼葉後老葉,以至於枝蔓上的全部葉片均失綠黃化,甚至葉脈失綠黃化或白化,葉片變薄,易脫落,果實小而硬,果皮粗糙。

2.缺鎂,症狀多出現在老葉上,失綠斑多沿葉緣一定距離規則排列,主側脈兩邊的健康綠色組織帶較寬,失綠組織與健康組織間的界限較明顯。

3.缺鋅,老葉呈現亮黃色脈間失綠,葉緣較重,老葉脈間黃化更明顯。有時新梢有小葉現象,小葉表現為窄長生長,不向寬向發展。缺鋅不僅影響地上部生長,還影響側根的發育。

二、發病情況

發病嚴重的有五種情況:一是進入盛果期的老果園因結果負載量大而發病嚴重;二是以往的上浸地和無法澆灌的幹旱園;三是不注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平衡配套施肥的果園;四是忽視防治線蟲病、根腐病危害的果園;五是管理粗放的果園。以上幾種情況都從根本上導致樹勢衰弱,根係吸收、輸送能力下降而發生黃葉。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獼猴桃產業網,網址:http://www.mihoutao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獼猴桃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