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主要蟲害
1、柑桔紅蜘蛛
(1)危害症狀
柑桔紅蜘蛛又名桔全瓜蟎,屬蜘蛛綱蜱蟎目葉蟎科。是我國各柑桔產區重要的害蟲。葉片受害處初呈淡綠色,後變灰白色斑點,嚴重時葉片呈灰白色而失去光澤,葉背麵布滿灰塵壯蛻皮殼,引起落葉落果。
(2)形態特征與生活習性
雌成蟎體長0.3~0.4毫米,長橢圓形,紅色至暗紅色,背和體側有瘤狀突起,上生白色剛毛,足4對。雄蟎體略小而狹長,腹末尖削,鮮紅色,足較長。近圓球形;幼蟎近圓形,淡紅色,足3對;若蟎似成蟎,足4對。幼蟎經第一次脫皮而為前若蟎,第二次脫皮後為後若蟎,第三次脫皮後為成蟎。每次脫皮前均有一個靜止期,每年發生12~20代,田間世代重疊。冬季多以成蟎和卵在枝上活動,多數地區無明顯的越冬階段。每年3~5月為發生盛期,9~11月如氣候溫和又會造成危害。
(3)防治方法
苗木和幼樹均以化學防治為主,大樹開花前天敵少,應注意化學防治。開花後則進行 防治。一般春季當平均每張葉片有成蟎1頭或蟎卵2頭時就應噴藥防治,以5%尼索朗1500倍液防治幼果好。由於尼素朗不殺成蟎,所以在防治成蟎多時應加入73%克蟎特2000倍液,15%達蟎酮2000倍液,95%機油乳劑50倍液防治。另外注意保護食蟎瓢蟲,日本方頭甲塔六點薊馬,長須蟎和鈍綏蟎等天敵。
2、四斑黃蜘蛛
(1)危害症狀
四斑黃蜘蛛又名桔始葉蟎,屬蜘蛛綱蜱蟎目葉蟎科。以四川和重慶等中亞熱帶地區柑桔受害重。主要危害柑桔葉片、嫩梢、花蕾和幼果等,尤以嫩葉受害重。嫩葉受害處背麵出現略下凹向正麵凸起的黃色大斑,嚴重時葉片扭曲變形,進行大量落葉。由老葉受害處背麵為黃褐色大斑,葉正麵為淡黃色斑。由於嚴重破壞了葉綠素,其危害甚於柑桔紅蜘蛛。
(2)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
雌成蟎長橢圓形,長0.35~0.42毫米,體前端較小,後端肥大,足4對,體色隨環境而異,有淡黃、橙黃和桔黃色,冬季蟲體較深,背麵有4個多角形黑斑。雄成蟎較狹長尾部尖削,足較長。卵圓球形,表麵光滑,初為淡黃逐漸變為橙黃色,上有絲狀卵柄。幼蟎初孵時淡黃色近圓形,足3對,約1天後雌體背麵即見4個黑斑,若蟎足4對。在重慶每年約20代,冬季多以成蟎和卵在葉背活幼,無明顯越冬。20~25ºC和低濕條件適宜發生,春芽萌發至開花前(3~5月)是危害盛期,如此時高溫少雨危害更重,6月以後由於高溫和天敵控製,一般不會造成為危害。
(3)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與柑桔紅蜘蛛相似。但施藥指標為花前平均蟎卵1頭/葉,花後為3頭/葉。施藥時應注意樹冠內部和葉片背麵。藥劑選擇與柑桔紅蜘蛛相同。
3、鏽壁虱
(1)危害症狀
鏽壁虱又名鏽蜘蛛等。主要在葉片背麵和果實表皮取食,使油胞被破壞後葉背和果皮表麵變成黑褐色或銅綠色,大大降低了果實的商品性,甚至不堪食用。3~4月危害葉片,5~6月逐漸蔓延至果實上,7~9月為危害盛期。
(2)防治方法
從5月起經常檢查結果樹,發現有個別果實受害應即時噴藥,藥劑可選用除尼索朗以外的殺蟎藥劑。
4、矢尖蚧
(1)危害症狀
矢尖蚧又名矢尖介殼蟲,為玩固的蚧類害蟲,以若蟲和雌蟲取食柑桔葉片、果實和小枝汁液。受害輕的葉被害處呈黃色斑點,若許多雄若蟲聚集取食,受害處反麵呈黃色大斑,嚴重時葉片扭曲變形,枝葉枯死。果實受害處呈黃綠色,外觀極差,味酸,喪失商品價值。每年發生2~4代,5月上旬、7月中旬和9旬下旬為高峰期。
(2)防治方法
以第一代2齡雄蟲初見日後5天為第一次防治時期,重慶約5月下旬,20天後再噴藥1次。主要藥劑有40%速撲殺1000-1500倍液,0.5%果聖1000倍液,95%機油乳劑50-100倍液。如果 用95%機油乳劑50倍液加40%速撲殺1000倍液在6月上中旬噴施藥1次,可同時殺滅成蟲和幼蟲,效果極佳。
5、其它蚧類
其它蚧類如糖片蚧、吹綿蚧、紅蠟蚧等,其防治方法同矢尖蚧。
6、星天牛
(1)危害症狀
星天牛屬鞘翅目天牛科。其幼蟲蛀食離地0.5米以內的樹頸和主根的皮層,切斷養分運輸,使植株生長不良,輕則黃化,重則死亡。
(2)形態特征及生活習性
成蟲體長19~39毫米,漆黑色而有光澤,觸角3~10節,基部有淡黃色毛環,雄蟲觸角超過體長1倍,雌蟲僅稍長於體,鞘翅基部密布顆粒狀瘤突,鞘翅表麵有由白色絨毛組成的斑點,排成不規則的5行,尤如天上繁星,故名星天牛。幼卵長橢圓形,長5~6毫米,乳白至黃褐色。幼蟲扁圓筒形,老熟時長45~47毫米,乳白至淡黃色。觸角長約30毫米,乳白色,羽化時黑褐色。
1年繁殖1代,以幼蟲在木質部越冬。5~6月為出現盛期,成蟲一般晴天9~13時活動,交尾和產卵,5月底至6中旬為產卵盛期。卵多產於離地0.5米的樹皮內,產卵處因樹皮被咬破樹液流出呈濕潤狀或有泡沫狀液體。幼蟲蛀食2~3個月後蛀入木質部,至11月~12月開始越冬。
(3)防治方法
捕殺成蟲,加強管理,使樹幹保持光滑。堵塞孔洞,削除蟲卵,釣殺幼蟲,或用農藥毒殺等。另外,每年4~6月用黃泥漿加氧化樂果等農藥塗抹樹幹3~5次,能控製產卵,連續2~3年,幾乎可以杜絕天牛。
7、潛葉蛾
(1)危害症狀
潛葉蛾又名繪圖蟲,屬鱗翅目桔潛蛾科。以長江以南柑桔產區受害重。又以嫩葉受害重,其幼蟲潛入表皮蛀食形成彎曲帶白色的蟲道,使葉片卷曲硬化而易脫落,使新梢生長差,同時為越冬害蟲和潰瘍病提供了入侵條件。
(2)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
成蟲體長約20毫米,翅體5.3毫米,體和翅均為銀白色。卵扁圓形,無色透明,殼極薄,長0.3毫米。幼蟲黃綠色,成熟時長4毫米,紡錘形,淡黃褐色,每年發生10餘代,6~10月均有危害,以7~9月危害夏秋梢為重。幼蟲蛀入表皮下取食。高溫多雨時,發生多、危害重,幼樹和苗木抽梢多而不整齊時受害重。秋梢危害重。
(3)防治方法
在7~9月夏秋梢期用農業和化學防治相結合進行綜合防治,夏秋季控製肥水施用。人工抹除抽發不整齊的嫩梢,集中放梢。在放梢期與嫩芽萌發達50%或2~5厘米長時,每7~10天噴藥1次,連續噴2次。可選用1.8%害極滅(齊蟎素)2000~3000倍液,20%滅幼脲2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20%殺滅菊酯1500~2000倍液等。
8、柑桔鳳蝶
(1)危害症狀
該蟲又名桔黑黃鳳蝶,屬鱗翅目鳳蝶科。常將柑桔嫩葉或嫩梢吃光或吃缺。
(2)形態特征及生活習性
成蟲分春型和夏型。春型體長21~28毫米,翅展70~95毫米,淡黃色,胸腹部背麵有黑色縱帶直至腹未。夏型體長27~30毫米,翅展105~108毫米;卵圓球形,淡黃至褐黑色。幼蟲初孵為黑色鳥糞狀;老熟時38~48毫米,綠色,前胸背麵有橙黃色丫狀臭角。1年發生3~6代,以蛹越冬,3~4月羽化為春型,7~8月羽化為夏型,世代重疊。幼蟲孵出後即在此取食,一生可取食5~6葉。
(3)防治方法
人工除卵和捕殺幼蟲;蟲多時可用2.5%溴菊酯、10%氯氰菊酯或2.5的功夫2000倍液防治。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柑橘產業網,網址:http://www.ganjumiao.cn.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柑橘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