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一、不同氣候區域對雜柑品種的選擇
(一)雜柑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雜柑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與其它柑桔基本相同
1、溫度
溫度是關鍵的氣候因素。年均溫15ºC以上,絕對低氣溫-10ºC以上。10ºC以上的年有效積溫4500ºC以上的地區均適合大部分雜柑生長。但仍以年均溫17ºC以上,低溫-5ºC以上,大於10ºC的年均溫6000ºC以上為適宜。不同雜柑品種對溫度的適應性不同,如清見、不知火,要求在年均溫高、積溫高的地區種植為宜。而天草、春見、天香、諾瓦等品種適應性廣,年均溫16ºC以上的地區均可種植。
2、光照
雜柑都比較耐陰,但仍以光照好的地區品質好,果實著色好,糖度高。
3、水分
雜柑為常綠果樹,需水量大,以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為宜,若低於800毫米則需注意灌水設施的建立。
4、地勢和土壤
山地、坡地、平地均可。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砂壤土、粘土等都可栽植雜柑。土層必須疏鬆為宜,否則要進行改土,使疏鬆土層達到60~80厘米以上。對土壤酸堿度適應範圍廣,PH值在4.8~7.5均可,但以6.0~6.5為適宜。
(二)不同氣候區域對雜柑品種的選擇
1、北亞熱帶氣候區域的適栽雜柑品種
該區域的年均溫在15ºC~17ºC之間,低氣溫在-9ºC至-5ºC之間,是柑桔栽培的北緣地區。主要包括:四川的北部(廣元等地)、陝南、貴州北部、湖北北部、安徽南部、上海、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等區域。這類地區大於10ºC的有效積溫低,冬季有凍害,無霜期短。應以成熟期早,抗寒力強的品種為宜,尤其是成熟期,必須選擇在12月底前,或霜凍來臨前成熟的品種。宜選擇:春見、天草、諾瓦、南香、早香等品種為宜。
2、中亞熱帶氣候區域的適栽品種
該區域的年均氣溫在17ºC~19ºC之間,低氣溫大於-3ºC,是柑桔的主要產區。主要包括重慶、四川(四川盆地及長江河穀)、雲南北部、貴州南部、湖南、江西、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等地。該區域大於10ºC的有效積溫較高,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非常適合雜柑生長。發展早中晚熟品種均可,個別全年無霜期長的地區還發展不知火等極晚熟品種。該區域具體以天草、諾瓦、春見、瀨戶佳、南香、天香、陽香等品種為宜。
3、南亞熱帶氣候區域的適栽品種
該區域主要指年均溫19ºC以上,幾乎全年無霜的地區,主要包括雲南南部、廣西、廣東、福建中南部、海南等地。該區日照充足,幾乎全年無霜,雨水充沛(1500毫米以上),幾乎適合所有雜柑品種生長,特別適合晚熟和極晚熟品種生長,應利用其氣候特點,大力發展晚熟品種和不耐寒的品種,應以:不知火、清見、瀨戶佳等晚熟品種為主。當然,其它早中熟雜柑在此區域發展更無問題。
二、生長結果習性
(一)根
柑桔根係的分布依種類、品種、砧木、繁殖方法、環境條件和栽培技術不同而異。柚、甜橙等分布較深;枳、金柑、寬皮柑桔類分布較淺;雜柑的根係分布也因樹勢的強弱和砧木種類而異。由於雜柑總的生長勢大都不是很強,其根係比甜橙類淺,與椪柑相近。在雜柑品種中,以清見、天草等品種根係分布較深。土質疏鬆的果園根係分布深,反之,稍粘重的果園則分布較淺。
根係淺,則水分、養分吸收麵小,對土壤幹濕變化、高溫寒冷的變化敏感,且易遭風害。但在進行早結矮化密植,栽培管理精細時,則要適當控製主根的深度,多培養側根的須根。水平根係發育良好,分生側根多,吸收須根分布密,有助於地上部較順利地向生殖生長轉化,促進早果豐產。
雜柑是內菌根植物,靠與其共生的真菌進行吸收活動,真菌能供給根群所需的礦物質營養,並增強抗旱和抗某些根部病害的能力,缺乏這樣的菌根的柑桔苗將不能正常生長。而菌根需要在有機質豐富的土壤、每年覆蓋作物桔杆或重施有機肥的柑桔園,才能發揮大作用。
根群生長和吸收水分養分,需適當的土壤溫度。一般在土溫12ºC左右時開始生長,23~31ºC時根係生長、吸收及地上部生長都是好。當土溫降至19C°以下時,根係生長衰弱,稍粗的根傷斷後傷口不易愈合和發根。在9~10ºC時根係仍能吸收氮素和水分,但降至7.2ºC失去吸收能力,葉開始萎蔫。土溫達37ºC以上時,根生長減弱,以至停止,在土溫達40ºC以上時間長,則根群死亡。所以,在冬季有凍害時要進行樹盤覆膜、覆草以保溫,而在夏季高溫時,則應覆草和澆水降低土溫。
雜柑對氧氣不足有相當強的忍耐力,但要維持其生長,土壤空氣中至少須有3%~4%的氧氣,能達到和大氣相近的含氧量為適宜。通氣良好,則細根多;土壤孔隙量和細根量成正比。如土壤板結,水分過多,氧氣不足,同時產生硫化氫、亞硝酸根(NO2)、氧化鐵等,會使根係中毒腐爛枯死,特別是在夏季淹水,幾天便會產生硫化氫約達3毫升/立方米,會致使柑桔根中毒黑腐。解決土壤中空氣和水的矛盾主要在於改良土壤,增加粒結構和搞好排水,因此,在雜柑園地選擇上,土壤的物理性狀比化學性狀更為重要。土壤氧氣充足,則植株生長優良。
根在一年中有幾次生長高峰,與枝梢生長高峰成相互消長關係。在華南地區,冬春溫暖,土壤溫度較高,先發春梢前已開始發根,春梢大量生長時,根生長微弱,在大量春梢轉綠後,根群生長開始活躍,至夏梢發生前達到生長高峰,以後當枝梢大量發生前和轉綠後又出現根的生長高峰。在華東、華中一帶早春土溫過低時,發春梢後發根。根群發生時期的遲早、長短和密度,除受土壤溫度影響外,也因品種、砧木、樹體營養、樹齡、樹勢、結果情況等而異。雖然發根遲早和活動狀況受許多因素影響,但根係生長與枝梢生長互相消長的現象是一致的,呈現出交替生長的現象。
(二)芽、枝、葉
1、芽
雜柑的芽由幾片不發達的肉質的先出葉所遮蓋,每片發出葉的葉腋各有一個芽,因而構成了複芽,故在一個節上往往能萌發數條新梢。利用複芽這一特性,人工抹去先發的嫩梢,可促進萌發更多的新梢。同時,成年果園可以抹去夏梢的嫩芽,控製夏梢的發生量,促使秋梢發整齊,從而達到保果和增加次年優良結果枝的作用。在老枝和主幹上具有潛伏芽,受刺激後能萌發成枝,可用於老弱樹的更新。另外,雜柑新梢伸長停止後幾天,嫩梢先端能自行脫落,稱為“自剪”,從而削弱了頂芽優勢。
2、枝幹
雜柑的枝梢由於頂芽自枯(自剪),形成合軸分枝,致使苗木主幹容易分枝形成矮生狀態。這種分枝生長的反複進行,成為曲線延伸,加上夏芽和多次發梢,遂致枝條密生,呈幹性不強、層性不明顯的圓頭形或近於圓頭形的樹冠。這一特性有利於進行矮化密植栽培,以提高果園前期經濟效益。
枝幹忌陽光直射,在背光一側的生長量較大,所以在整形修剪上應注意適當蔭蔽枝幹,避免強烈陽光。
一般直立枝不利於結果,對直立性強的品種應勻枝開張角度,以促進結果。雜柑的營養枝在進入第三級分枝時,便會轉變為結果母枝,而在第四次分枝開花結果。分枝級數越高,發梢次數就越少,後完全沒有二次梢發生。在幼樹階段應提高分枝級數以促進結果,成年樹則要通過修剪降低分枝級數,以延長盛果期年限。
雜柑的枝梢依發生時期可分為春、夏、秋、冬梢。由於季節溫度和氧分吸收不同,各次梢的形態和特性各異。
春梢:一般在2~4月底(立春前至立夏前)發生,是一年中重要的枝梢,發生多而整齊,枝梢較短,節間較密,多數品種葉片較小,先端尖,春梢能發生夏、秋梢,也可能成為翌年的結果母枝。
夏梢:一般在5~7月間(立夏至立秋前)發生。因處在高溫多雨季節,生長勢旺盛,枝條粗長,橫斷麵呈三棱形,葉大而厚,翼葉較大而明顯,葉端鈍。在放任生長下,夏梢生長不整齊。幼年樹可充分利用夏梢培養骨幹枝和增加枝數,加速形成樹冠,提早結果。發育充實的夏梢也能成為來年的結果母枝。但夏梢大量萌發往往會加劇落果,所以應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利用和控製。
秋梢:在8~10月間(立秋至霜降前後)發生。生長勢比春梢強,但又不如夏梢,斷麵呈棱形,葉大小界於春夏梢之間。8月發生的秋梢(早秋梢)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重慶、貴州等地都可成為優良的結果母枝。10月以後仍有少量秋梢(晚秋梢)發生,因溫度低,枝葉不充實,常不能形成花芽,甚至冬季易受凍枯死,沒有利用價值。華南一帶,秋梢是青壯年樹的優良結果母枝。
冬梢:為立冬前後抽生的枝梢。長江流域極少抽生冬梢,華南一般幼樹較易發生冬梢。早冬梢在暖冬年份肥水條件較好時,才能成為結果母枝,但冬梢的抽發會影響夏、秋梢養分的積累不利於花芽分化,應防止其發生。
雜柑一年中枝梢的抽生數量和質量,是衡量樹體營養狀態及估計來年產量的重要指標。因為生長充實的春、秋梢都可以分化花芽,成為結果母枝,抽生數量多,來年就可能多結果。栽培上把促進新梢的抽生作為幼樹提早結果,成年樹高產穩產的措施。
雜柑的徒長枝:節間長,有刺,葉大而薄,往往長達1~1.5米,影響主幹的生長和擾亂樹冠。著生部適宜的可以進行改造,不適宜的應從基部刪除。
雜柑的結果枝:一般由結果母枝頂端一芽或附近數芽萌發而成。結果枝可分為有葉結果枝,無葉結果枝兩類。有葉結果枝又分為有葉單花枝(隻有一朵花)和有葉花序枝,無葉結果枝又分為無葉單花枝和無葉花序枝兩類。
有葉結果枝由於枝葉齊全,發育充實,具有營養生長和結果的雙重作用,坐果率高,尤其是有葉頂花枝(單花枝),不僅當年結果良好,強壯者次年還可成為結果母枝。無葉結果枝的坐果率低,老年樹由於這類結果枝的數量較多,也成為重要的結果枝。
結果母枝:指雜柑樹冠上抽生結果枝的枝梢,雜柑的春、夏、秋梢隻要健壯充實,都可能分化花芽成為結果母枝。多年生枝有時也能抽生結果枝。在同一樹冠上各種結果母枝的比例,因品種、樹勢、樹齡、氣候、結果等而有不同。一般秋梢和春梢都能成為優良的結果母枝。幼樹一般以秋梢為主,成年樹以春梢為主。
3、葉
雜柑各品種的葉片除枳為三出複葉外,其餘均為單身複葉,葉身與翼葉間有節。翼葉大小因種類、品種而不同,葉片的形態,色澤、香氣及其它特征,是區別種類、品種的重要標誌之一。
雜柑是光合效能低的植物,在適條件下,光合效能相當於蘋果的1/3~1/2,甘蔗的1/10。適合的葉片生長的溫度為15ºC~30ºC,溫度過高過低,光合效能均降低。雜柑新葉的光合效能隨葉齡增加而增加,達到成熟時,光合效能保持高峰,至入冬前下降。2年生老葉,在4月份開始,光合作用上升,至5月達高峰,但光合效能不如新葉。雜柑葉片對漫射光和弱光利用率高,因此,適當密植,有利於光的利用。雜柑葉片也是貯藏有機養分的重要器官,葉片中可貯藏全樹氮素的40%以上,又貯藏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雜柑葉色濃淡和葉含氮量成正比,氮多,葉綠素多,葉色濃,光合能力強。
雜柑葉片的壽命一般為17~24月,也有少量葉片壽命長。栽培上促進葉片生長正常,擴大樹冠葉麵積,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護葉片,延長葉齡,是增強樹勢、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
(三)花芽分化
1、花芽分化時期
雜柑的花芽分化為秋冬分化型,其形態分化一般在冬季果實成熟前後至第二年春季萌芽前進行。不同品種花芽分化時期有所變化,同一品種因不同年份、樹齡、樹勢、結果等而不同,一般雜柑品種花芽分化從11~12月開始,至次年3月中旬結束。
2、促進花芽分化的外部條件
試驗研究證明,雜柑不僅可在冬春有花芽分化,其他季節也均有分化,隻要具備適當的環境條件,如停止生長的時期較長,則明年開花也較多。
控水造成幹旱能有效地促進成花,也是雜柑生產上一項獲得豐產和調節開花季節的栽培技術。
(四)開花結果
在亞熱帶地區一般在春季開花,開花期的遲早、長短,因品種和氣候條件而異。
幾乎所有的雜柑品種均能自花結實,有許多品種不通過授粉也能結實形成無核果(稱為單性結實)。
(五)果實
雜柑的果實由子房發育而成,果實性狀的差別是柑桔種類、品種、品係分類的依據。目前以大果型品種市場前景較好。
(六)種子
柑桔種子的大小、形狀和有無因品種而異。雜柑的多數品種無核,無核品種也是當今柑桔發展的趨勢。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柑橘產業網,網址:http://www.ganjumiao.cn.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柑橘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