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果樹流膠病,也稱疣皮病。是桃、杏、李、櫻桃等核果類果樹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尤以桃為嚴重,部份地區柑桔上也有發生。該病不但危害枝杆,也危害果實。果樹一旦患上此病便開始流膠,造成樹皮和木質部腐爛,使樹勢衰弱,影響果實品質,縮短果樹壽命,嚴重的可導致毀園。
一、症狀
流膠病主要發生在果樹的主杆和枝條上,基部重於枝條。果實因蟲害或創傷也可感染引起流膠。桃樹樹杆發病時有“水泡狀”病斑突起,滲出琥珀色膠液,經陽光照射逐漸變為茶褐色。遇水變軟擴散,與新流出的膠液堆積粘附樹杆。染病後的果樹結構發生變化,形成層停止產生新的韌皮部或木質部,卻向水平方向增生厚壁細胞,形成由澱粉堆積成的內含物,並在細菌的作用下產生酶,酶把細胞膜溶化後形成樹脂。由於厚壁細胞不斷增殖,細胞膜和澱粉的膠化不斷進行,致使流膠持續進行。
二、病因與發病規律
流膠病的致病原因很多,也很複雜,據目前巳知的主要有二大病因,即非侵染性危害,侵染性危害。非侵染性危害是一種常見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日灼、凍害、病蟲害、雹害、藥害、機械損傷、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結果過多、土質黏重或土壤酸度過高等原因引起。一般生理性病害樹齡大的桃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
桃樹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子囊菌亞門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在被害枝條內過冬,當次年氣溫在15℃左右時,在複活病菌的作用下,病部即溢出膠液,病菌分生孢子隨著溢出的膠液,通過雨水和風傳播。或順著枝條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枝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
枝幹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氣溫有關。其分生孢子適宜發芽溫度為24至35度,相對濕度85%至90%。隨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逐漸嚴重。一年中有兩次發病高峰,分別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中旬,雨季更甚。入冬以後流膠停止。菌源、高濕或果園積水是該病發生的重要條件,在管理粗放,施肥不當,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樹勢衰弱的果園更容易發生流膠病。
三、防治方法
防治流膠病應采取綜合防治與藥物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方法。
1、加強果樹的養護管理,增施有機質腐熟農肥。化肥要氮、磷、鉀搭配,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適當噴施稀土等微量元素,培育健壯樹體,使果樹增加抗流膠病能力。
2、加強樹體保護,精心作業,盡量避免機械傷害。及時防治蟲害,減少桃蚜、桃瘤蚜、蝽象,吉丁蟲,天牛等枝幹害蟲的危害。
3、加強果園的整理,及時清除雜草。預防日灼和凍害。冬季修剪清園,需剪除病枝枯枝,集中燒毀。減少菌源。
4、藥物防治是果樹流膠病關健手段。經多次試驗證實,用50%金消康防治果樹流膠病,效果顯著。準備材料如下:⑴50%金消康(浙江紹興天諾農化有限公司生產);⑵ 羧甲基纖維素(即化學漿糊,一般家居裝潢店,文具店均可買到,且價格相當便宜);⑶ 洗帚、刷子各1把。在5月流膠病大發生時,選擇雨後初晴,用洗帚把樹體流膠剔除幹淨。(雨後流膠軟化剔除非常容易)按每1公斤水加50%金消康1包(20克)的比例,先將金消康在水中溶解。然後按3-4%的比例把化學漿糊撕碎放入,(即1公斤水30-40克)靜置3-5分鍾,攪拌均勻成漿液,用刷子把藥液塗刷在發病樹杆上,注意必須塗到病疤。一般直徑5-10厘米的果樹,用藥液200-250克。塗後半天內遇雨須重塗。在第二次下雨時,沒有塗到藥液的疤口可能還會有少量流膠,按上述方法再修複補塗一次就可。如果在早春果樹萌動前,結合清園塗抹一次,效果更佳。該方法成本低廉,事半功倍。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http://www.sichuanguo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