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果技 Self Regulation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桃樹病蟲害防治(一):桃樹腐爛病、桃樹木腐病

點擊數:錄入時間:2015年6月2日

桃樹腐爛病

Peach tree canker

症狀 為害主幹或枝。枝幹染病病部略凹陷,外部現米粒大的流膠,膠點下的病皮腐爛,濕腐狀,黃褐色,有酒糟味,後期病斑幹縮下陷,表生灰褐色釘頭狀突起子座,濕度大時,湧出紅褐色絲狀孢子角,病斑繞幹、枝一周時,形成環切現象,病樹、或整枝枯死。該病與蘋果腐爛病相似,但孢子角顏色深,呈紅褐色是桃樹腐爛病的特點。該病也是危害性很大的病害。

病原 主要是Valsa japonica Miyabe et Hemmi 稱曰本黑腐皮殼,其次是V. leucostoma (Pers.) Fr. 稱核果黑腐皮殼,均屬子囊菌門真菌。東北地區以曰本黑腐皮殼為主,而華北、西北、華東、西南報道的都是核果黑腐皮殼。V. leucostoma 無性態為Cytospora leucostoma Sacc. 稱核果殼囊孢菌,屬半知菌。子囊殼扁圓形,球狀或不規則有長頸,埋生在子座中,子座棍棒狀至紡錘形,無色透明,頂端肥厚,大小25~30×5~7.2(μm)。子囊中生子囊孢子8個,排列成雙行。子囊孢子香蕉形,單胞元色,大小7.2~7.5×1.9(μm)。子座中還有數個分生孢子器,每個分生孢子器由多個分割成不規則的腔室組成,並有一共同孔口伸出桃樹表皮外,分生孢子器壁暗褐色,內壁密生許多單胞無色細長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頂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香蕉形,單胞無色,大小3.9~5.8×1.2~1.5(μm)。該菌除為害桃外,還可為害櫻桃等其它核果類果樹。V. japonica子座大,如寄主枝條皮層薄,子座在皮層呈饅頭狀鼓起,天氣潮濕時,湧出的卷須狀孢子角呈淡褐色至褐色,子囊殼、子囊、子囊孢子較大,無性態分生孢子器明顯分為若幹小室,別於核果黑腐皮殼。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該病病菌係弱寄生菌,從傷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病菌生長適溫為28~32℃。3~4月開始發病,5~6月進入發病盛期,夏季高溫停止擴展。凍傷常是誘發桃樹腐爛病的重要原因。凍害嚴重則大發生。防治方法參見蘋果樹腐爛病,但須注意:桃樹生長季節造成的傷口不僅很難愈合,且極易流膠。因此刮治病疤後,必須塗傷口保護劑。刮後可用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消毒,再用石硫合劑渣覆蓋保護,也可用1:05:100倍式波爾多液或40%波爾多精可濕性粉劑1000倍消毒和保護。

桃樹木腐病

Peach tree wood rot

症狀桃樹木腐病又稱心腐病。主要為害桃樹的枝幹和心材,致心材腐朽,呈輪紋狀。染病樹木質部變白疏鬆,質軟且脆,腐朽易碎。病部表麵長出灰色的病菌子實體,多由鋸口長出,少數從傷口或蟲口長出,每株形成的病菌子實體1個至數十個。以枝幹基部受害重,常引致樹勢衰弱,葉色變黃或過早落葉,致產量降低或不結果。

病原 Fomes fulvus (Scop.) Gill. 稱暗黃層孔菌,屬擔子菌門真菌。子實體呈馬蹄形或圓頭狀。菌蓋木質堅硬,初期表麵光滑,老熟後出現裂紋,初呈黃褐色至灰褐色,後變為暗褐色或淺黑褐色,邊緣鈍圓具毛。菌髓黃褐色。菌管圓形或多角形,孔口小,直徑80~220(μm),孔壁灰褐色較厚。擔子排列成行,4個擔孢子頂生,擔孢子球形,單胞無色,大小4.4~5.8×4.4(μm)。間胞紡錘形、混生於子實層中,基部深褐色,端部色淡,大小11.6~14.5×5.8(μm)。病菌生長適溫30~33℃,氣溫低於14℃或高於40℃即停止生長發育。該菌除為害桃樹外,還可侵害杏樹、李樹等。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在受害桃樹枝幹的病部產生子實體或擔孢子,條件適宜時,孢子成熟借風雨傳播飛散,經鋸口、傷口侵入。

防治方法 (1)加強園管理,發現病死及衰弱的老樹,應及早挖除燒毀。對樹勢弱、樹齡高的桃樹,應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恢複樹勢,以增強抗病力。(2)發現病樹長出子實體後,應馬上削掉、集中燒毀,並塗1%硫酸銅消毒。(3)保護樹體,千方百計減少傷口,是預防木腐病發生和擴展的重要措施,對鋸口可塗上述硫酸銅消毒後,再塗波爾多漿或40%波爾多精或煤焦油等保護,以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病菌侵染。

本文來自:中國宗富桃子產業網,網址:http://www.taoshu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中國宗富桃子產業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