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近很多鮮粉的要求,對保鮮理論知識要求比較強烈,故從今天開始不定期的談一下農產品采後保鮮的理論(從影響因素、采摘、成熟度、貯藏、運輸、鮮銷等方麵)。以後大家有需要蔬果花卉保鮮的要求,請回複後,我們將根據大家要求比較多的,擇期推出各類農產品的采後保鮮。
一采前侵染的控製
在采收時已經發生的侵染,要在采後應用簡便的滅菌劑消滅病原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大多數滅菌劑不能有效地穿透寄主組織內部,達到病原侵染的位投。用熱力,輻射和內吸劑在采後處理在某些情況下有效,但是要控製采前侵染,必須在田間使用保護劑或殺菌劑在病原侵染期間噴灑。
生產多采用物理的辦法控製源頭病害的侵染,必要時采用低毒的化學你要來控製。因為采收時病菌侵染少,采後處理才有效,必須注意采前和采後不要選擇同類滅菌劑,避免篩選出抗體菌株。
二采後侵染的控製
1保持寄主的抗性推遲病菌發展
1.低溫貯藏
低溫貯藏是推遲園藝產品腐爛有效的方法,其原因有二:
(1)低溫抑製園藝產品成熟和衰老,保持抗性;
(2)在低溫下直接抑製病原生長。
但僅僅是推遲到貯藏後期,譬如地黴(Geotrichum)和歐文氏杆菌(Erwinia)在0℃附近生長受到抑製,但產品轉移到高溫下或市場銷售時病害發展很快。另外一些微生物如葡萄孢(Botrytis)、青黴菌(Penicillium)、核盤菌(Sclerotinia)和枝孢菌(Cladosporium)在冰點溫度可緩慢生長。另外,一些亞熱帶果實在冷害溫度放置一段時間,會加快病害的發展。
2.用生長調節劑處理保持寄主抗性
例如檸檬在貯前用2,4-D處理果實柄端的痕(這是Alternaria oitri侵染點),可延緩其衰老,增強果實抗病能力。用類似的方法處理甜橙和葡萄柚可降低色二孢(Diplodia)和鏈格孢(Alternaria)引起的莖端腐。用赤黴素處理臍橙,由於延緩果皮的衰老,可降低青黴菌腐爛。
3.改變貯藏環境空氣成分
將草莓和甜櫻桃貯藏環境空氣中的CO2增加到20~30%,一方麵延緩漿果的生理敗壞,同時也直接抑製了病原生長。草莓在5℃以上貯藏不能完全抑製葡萄孢(Botrytis)的生長,但提高CO2濃度則可收到良好效果。但如將貯藏漿果溫度迅速降到5℃以下並保持低溫運輸,則不需要用高CO2處理。CO2的來源一般用幹冰放置在聚乙烯薄膜密封的包裝容器內。園藝產品在低溫下,改變空氣成分,降低O2或增加CO2含量(低於10%),比普通冷藏效果好。如將這些果實轉移到常溫下,無論何種O2和CO2含量比例,或普通空氣中,腐發展相同。這些結果說明了改變空氣成分影響寄主對病害的抗性,但對病原菌的生長未必有抑製作用。因為空氣中含O221%,大多數真菌可以生長。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將油梨貯藏在溫度為10℃,20%O2和10%的CO2環境中,經45和60天比相同的溫度在空氣中貯藏的炭疽病明顯減少。
改變空氣成分貯藏並不是對所有園藝產品都有降低采後病害的作用。綠熟番茄貯藏在5%CO2,2%O2的環境中,比貯藏在空氣中的細菌性軟腐病嚴重。番茄在低氧和高C02條件下,酸腐病(Geotrichum candidum)增加,因為高CO2刺激病原生長。據觀察蘋果貯藏在5%CO2的環境中比更高的CO2濃度或空氣中貯藏,叢赤殼屬(Nectria)發展要少。因為空氣中如CO2濃度達到2.5%時則刺激苯甲酸累積,這是叢赤殼屬侵染的天然抑製劑.
2采用抗菌劑防治采後病害
通過低溫貯藏,改變空氣成分或使用生長調節劑進行處理,保持寄主的自然抗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病理病害。但這些措施並不能充分地保護園藝產品免於微生物的侵染,尤其是在市場係統中運轉或長期貯藏的園藝產品產品更是如此。新鮮園藝產品隻有貯藏在適宜的條件下,並在貯前用抗菌劑處理方能達到長的貯藏壽命。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