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截幹更新
對需要改換優良品種的大樹,按具體情況設計樹形。將全樹大枝按設計樹形,沒用的從基部疏除,需用的留樁截幹,刺激潛伏芽萌發,按整形需要選留永久延長芽和臨時備用芽。
截幹佳期在4月初萌芽前,這個時期樹體傷流少,刺激力大,有利於潛伏芽萌發和傷口愈合。截幹留樁級數,宜簡不宜繁。中等大樹,應在第1層主枝以上,中心幹截留60 厘米,第1層主樹截留50 厘米。樹體高大的,應在第2層主枝以上,中心幹截留30 厘米,第2層主枝截留20 厘米,第1層主枝截留50 厘米。所有截口都要刮平,用薄膜包住,防止截麵幹裂,促進愈合。
截幹後要及時選定砧芽。即中心幹上部兩側各留1個芽,第2層主枝幹樁背上先端留一延長芽,側麵留一備用芽;第1層主枝幹樁背上先端留一延長芽,一側留一側枝芽,另一側留一備用芽。尤其是缺枝部位,一定要留補空芽。其餘沒用芽及時抹除,減少養分消耗。選定的延長芽、備用芽長至20 厘米時摘心,以備嫁接利用。
第二步嫁接換種
選擇適宜本地區的核桃優良品種,於截幹更新當年7月份或翌年6月份實施嫁接。嫁接方法:操作技術熟練者用方塊芽接,不熟練者可用工字形芽接。好用兩條木工割三合板刀片,中間夾長方形木塊(寬3 厘米,厚2 厘米),自製雙刃芽接刀,既能快捷,又能保證“開接口,切接芽”上下等距一致。無論哪種接法,所留砧枝一次接完,接口一定要安排在接枝需要延伸方向麵。接好後用比接口寬的透明薄膜條,全封閉包紮嚴密,能夠促進成活。
接後要加強管理,對當年7月份嫁接的,要防止接芽萌發,嫁接後隻摘砧心,不動別的枝葉,不剪砧,不解除包紮膜,翌春萌芽時再剪砧,解除包紮膜。對第2年6月份的嫁接,要前促後控,爭取使接枝既有一定生長量,又能安全越冬。所以,嫁接後接口以上留3片複葉剪去砧梢,10天後檢查成活情況,剪掉複葉,並隨時抹掉別的萌芽,集中養分促接芽萌發。接芽鑽出薄膜長至10 厘米時,剪掉砧莖,解除包紮膜,促進接枝快速生長;長至8月下旬摘心,控製長高,加強下部充實發育。另外,核桃雖然愈合力強,接口結合牢固,但新生接枝葉量比別的果樹重,山頂風口仍需綁棍引縛,防止風折。
第三步定位整形
截幹更新第3年,新生接枝一般長80 厘米左右渭北旱塬核桃栽培技術,早實品種開始掛果。應適時定位整形,促進樹冠快速恢複產量。具體方法為:於春季展葉後,在中心幹上選健壯直立延長枝留80 厘米短截,促發第2層或第3層主枝,另一枝拉成水平,作為輔養結果枝。第2層主幹延長枝留60 厘米短截,促發第2個側枝。側枝延長枝不剪緩放。延長枝損壞時,將附近備用枝拉向延長方位代替延長枝。其餘臨時備用枝緩放,讓其提早結果。夏季枝條生長比較柔韌,可采用別、拉、墜等措施,調整好主側枝的方位角度。
翌年夏季,繼續調整主側枝方位角度,中心枝上選定第2層或第3層主枝,餘下分枝從基部疏剪。各層主枝延長枝一律緩放,側枝在飽滿芽處短剪,促發分枝。臨時備用枝,對通風透光和對骨幹枝有影響的從基部疏除,沒影響的保留結果。至此,新的樹體骨架冠形基本構造完成。爾後兩三年內,除繼續調整角度、疏除無用枝、控製背後枝以外,所有枝條一律緩放,任其自然生長結果。臨時備用枝已完成了使命,應當酌情處理,不能讓它成為把門枝,影響前麵枝條正常生長結果。
實踐證明,運用三步法,不僅使大樹老枝更新,品種得以改良,而且不規則的樹形也得到合理改造。以嫁接清香、中林3號等品種為例,實現了第3年見果,第5、6年進入盛果期,年產值超過原來兩倍。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網址:http://www.sichuanguomiao.com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