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七彩山雞蛋能賣2元錢,100隻雞1天能下90個蛋,產蛋期有4個半月,我現在養了4000多隻七彩山雞,年底的時候光是賣蛋就能賺30多萬!”5月4日,談及自己的七彩山雞,遂寧市安居區馬家鄉治田村三組村民向恩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以前人家賣雞,我也跟到賣雞,現在清醒了,七彩山雞真正值錢的是賣雞蛋!”
改換策略賣雞蛋
向恩平,1998年外出北京、成都等地打工,2008年底回到家鄉遂寧市安居區馬家鄉治田村,跟父輩學習家禽養殖,目標緊盯市場熱銷的七彩山雞,先期自籌加借貸共投入100萬元,預計3年內翻本賺錢。
“當時自己啥子都不懂,完全按照親戚朋友養肉鴨子的方法來養山雞。”回憶起當年的懵懂,向恩平頗有些不好意思,“第一批雞苗,當年就死了3000多隻,心疼啊!”
據他介紹,七彩山雞幼苗在育養階段對溫度要求很嚴苛,出殼兩三天後棚內溫度必須在37℃至38℃之間,然後每天下降1度,直到24至25℃。“我們當時隻有飼養肉鴨經驗,以為溫度控製都差不多,31至32度即可”,結果沒想到出殼沒兩天的七彩山雞幼苗大批大批死亡,“就是這樣5公斤的蛇皮口袋,基本每天都能裝兩口袋死苗子。”
“當時村裏、鎮裏的獸醫都沒見過這樣的雞苗,更不曉得該咋個治療,我們隻能自己邊養邊學習,才漸漸掌握了飼養技巧。”向恩平說,養殖技術解決後,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
“出欄了,卻一個買家也沒有。”不服輸的向恩平就自己挑著扁擔,從鄉裏走到鎮裏,再到區裏,吆喝著賣。
到了2011年,向恩平的生意有了起色,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麵。可他卻高興不起來,原因是當初自己投的100萬元,靠賣七彩山雞隻找回20%不到。同時,不少同鄉看養七彩山雞賺錢,也跟風飼養,市場競爭太大。眼看著3年之期將至,且不談賺錢,就連回本都成問題。
“很偶然的,不少消費者來我這裏見到七彩山雞蛋,綠殼個兒小,李日東的養雞致富記買回家試了後口味也不錯,就越來越多的人對雞蛋感興趣。這倒點醒了我。雞,從小養大,賣了也就賣了,一次性買賣。但雞蛋不同,每天都有,賣雞之前應該先賣蛋!”向恩平說。
禮盒銷售搶占市場
100隻雞,成熟期是4個半月,每隻雞的飼養成本是10元/月,市價按70元/隻計算,成熟後上市能賺7000元,刨除成本後收入2500元。
但如果按照 “先賣蛋再賣雞”的方式計算,同樣100隻雞,成熟期為7個月,每隻雞的飼養成本是13元/月,成熟後可連續產蛋4個半月,每天能產蛋90枚,市價為2元/枚,刨除成本後賣雞蛋收入9350元,然後再加上產蛋後賣雞的收入,平均50元/隻,總收入有14350元。
“我現在飼養了4000多隻七彩山雞,今年光是賣雞蛋就能有37萬多元的純收入,再加上20萬元的賣雞收入,收回先前的投資成本隻要2年時間就夠了。”向恩平說。
目前他正在村幹部的指導下,將原先的散裝七彩山雞蛋變成盒裝,推出專屬的禮盒包裝,率先搶占本地市場,叫響品牌。
向恩平自己也從零售轉向批發。“這下銷路算是完全打開了,成都、重慶、達州,還是遂寧本地的好多客商都專門找我訂貨,簡直是供不應求。今年我準備擴大規模,爭取在年底就把本收回來!”
除了七彩山雞,他還剛剛從萬源市引進了600隻“舊院黑雞”,“現在七彩山雞養殖已經被很多人模仿跟風了,競爭力太大。但舊院黑雞在川南、川西北都是新品種,這對我來說是個好機會,做生意就得學會轉變思想,另辟蹊徑才是出路!”
對於未來,向恩平信心滿滿,“舊院黑雞的一個雞蛋能賣3元錢,一隻雞能賣80多元。今後我就以七彩山雞為主打,舊院黑雞跟進的模式,走多品牌發展的致富路!”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網址:http://www.sichuanguomiao.com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