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大嬸,你們都過來,嚐嚐這個李子,看好不好吃。”近日,城口縣修齊鎮花坪村五組的村民李強,光著膀子,用衣服包著一堆李子,正在給左鄰右舍分發。看到有免費的李子吃,院子裏閑坐的鄉親們都圍了過來。不一會兒,一堆李子散了個精光。
掛滿枝頭的青脆李
華龍網訊(通訊員 劉恒旺 張健)“大媽大嬸,你們都過來,嚐嚐這個李子,看好不好吃。”近日,城口縣修齊鎮花坪村五組的村民李強,光著膀子,用衣服包著一堆李子,正在給左鄰右舍分發。看到有免費的李子吃,院子裏閑坐的鄉親們都圍了過來。不一會兒,一堆李子散了個精光。
等大家都品嚐完畢,李強一個一個問:“怎麼樣?這個李子味道如何?”“不錯不錯,吃起清脆,沒有澀味,還甜,比外地賣來的好吃得多。”聽見大家的回答,李強非常高興。
他掏出手機,遞給大家。“你們看,鎮政府專門安排我和龍大爺他們幾個,到了香坪的果園,給大家摘李子回來嚐。這是我用手機拍的照片,樹上的李子結得巴適慘了。”
看到這裏,你一定認為李強是在推銷產品。的確,他“推銷”的青脆李,正是修齊鎮政府為當地發展林果產業選取的優良品種,計劃免費發給群眾,在當地推廣種植。但政府的“好意”,群眾當初並不買賬。
事情說來話長。
城口縣修齊鎮花坪村錳礦儲量豐富,有兩個錳鐵合金廠建在村裏,群眾都在廠裏務工。2013年以來,重慶市將城口縣定位為生態涵養發展區後,全縣經濟發展麵臨一次較大的轉型。修齊鎮的兩個鐵合金企業,一個轉址,一個停產。村裏的好多務工群眾都閑了下來,減少了一大半的收入。
剛好,城口縣修齊鎮政府、城口縣水務局又在花坪村組織實施了小農水、坡耕地改造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項目,零星土地改成了片,成了旱澇保收的“樣板地”。但群眾仍然隻在地裏種上了苞穀、洋芋等傳統作物。
如何盤活群眾的土地和利用富餘的勞動力?
城口縣修齊鎮政府一班人一致認為,隻有改變種植結構,發展其他產業,才能讓群眾致富。經過多方論證後,他們決定在花坪村發展種植青脆李。這種李子經過三年選育,已在修齊鎮香坪村苗圃引種成功,具有掛果早、口感脆、產量高等許多優點。
同時,城口縣修齊鎮政府計劃依托建成的鳳凰山莊四星級森林人家和在建的興龍灣森林人家兩個大型農家樂,成片發展生態觀光旅遊。加上大麵積種植的青脆李,形成春天賞花、夏天采果、秋天觀葉的生態農業旅遊產業鏈,讓當地群眾也能在產業鏈條中分到一杯羹。
沒想到,在召開社員會征求群眾意見時,群眾都不認可。他們擔心選錯了品種,不適應城口的氣侯,浪費了時間和土地。原計劃種植的1萬株果苗,僅有群眾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種了100多株,剩下的種苗隻好假植在了苗圃。
看到這個結果,城口縣修齊鎮政府一班人並沒有放棄。於是在這個夏天李子成熟的季節,導演了一出“觀果園、品鮮果、做宣傳”的“好戲”。
城口縣修齊鎮政府負責人告訴筆者,“我們發展產業項目非常謹慎。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每個項目我們都要充分征求群眾意見。有的項目,群眾受知識水平限製,一時不能接受。但是,我們可以等,讓群眾自己去看,讓他們真真實實去感受。這次發展青脆李,我們就是選取群眾代表去看,讓他們再去做群眾的思想工作,這樣更容易讓群眾信服。今後,我們還要組織群眾成立專業合作社,聘請技術人員,解決群眾種植、管理、銷售中的各種問題,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目前,經過花坪村李強等“推銷員”的宣傳,群眾都紛紛表示,今年底將在自家的田地裏種上這種青脆李。眼下,村幹部正忙著挨家挨戶統計群眾種植的地塊,以便今後分發苗木。年底,苗圃裏的1萬株青脆李種苗就要“搬家”了。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網址:http://www.sichuanguomiao.com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