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動態 NEWS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果園一定要走出大水澆灌的誤區

點擊數:錄入時間:2014年10月20日

  在生產中,很多人喜歡大肥大水,錯誤地認為:隻有這樣才能滿足樹體生長發育的需要。而這隻是假象,事實真相恰恰相反!為什麼這樣說?我們認為:這裏麵有個“標準”問題,這個標準就是,

經濟有效:既能滿足樹體的生長發育的需要,又能節水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目前提倡澆水方法是:每次適宜的灌水量應以肥水滲透到根係分布層為度。科學的澆灌方法應當是澆小水、勤澆水,以濕潤根係分布層為度,一般40cm左右。如果肥水不在根係範圍內,則成為無

效肥水。必須明白:肥料溶解於水,水是肥料在土壤的運輸工具,水到則肥到,肥水是一體的。如果水澆大了,則把肥料運到根外很遠、很深的地方,不僅造成肥料流失,也造成環境汙染。這就是為什

麼在生產上忌大肥大水的原因。
  現在生產上普遍存在大肥大水的問題。應當說大水漫灌是不科學的澆灌方式,生產上往往是施肥後澆水,一般人認為:隻有澆大水才能滿足樹體的生長發育需要,而事實恰恰相反,澆大水樹體是吃

不飽的,並造成肥料的流失。而澆小水卻能讓樹吃得更飽,並能提高肥分的利用率。為什麼這樣說?試想一下:同樣一斤肥用5斤水稀釋,濃度高,還是用10斤水稀釋濃度高?顯而易見,是5斤水。也就

是說,少水是幹糧,是饅頭;10斤是稀飯。5斤水能布滿根係層,那麼,10斤水,則有一半水超出根係分布層。大水與小水相比,則損失一半。所以,提倡肥水一體化。施肥後馬上澆水,要控製施肥量和

用水量,以不燒根,滿足樹體生長發育為宜。封凍水與開春水水量宜大一點,其他宜小水勤澆,尤其是花芽分化期,宜肥足水少,提高花芽分化的質量。
  水是溶解土壤化學物質,也是土壤及微生物生理生化反應參與者,為果樹及微生物提供營養,所以說,澆水也是施肥。因此生產上,即便是不施肥,光澆水,也宜小水,澆水也是施肥,水量小,則

土壤溶液肥分的濃度越高。
  所以說,大肥大水是既不利己(浪費肥料,投入大)也不利人(造成環境汙染)的做法,應當廢止!
  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現代蘋果栽培是,實現“肥水一體化”。即采用滴灌,是機械化與自動化結合起來的新的灌溉技術,是以水滴狀不斷地緩慢地流入樹體根際附近,使土壤一直保持適宜的含水

量的灌水方法。滴灌僅濕潤根際附近的土層,大大地減少水分蒸發,滴灌比噴省水一半左右。更利於肥水結合進行即肥水一體化。也不破壞土壤結構,不因灌水而造成土壤濕度與溫度的過大的變化,極

有利於根係生長。
  而我國在相當長時間還實現不了這種模式,故我們在生產上,提出 “‘W’壟畦複蓋+行間生草”土壤管理模式,通過近幾年生產實踐,效果比較好。“‘W’壟畦複蓋”就是以樹行為中心,距樹行1

米左右打起壟成台畦,形成約2米左右的寬的樹盤,通過起壟作畦形成樹盤的地麵要明顯高於行間地麵,二者高度的差異一般在10-20厘米左右,旱薄地。保水能力差可稍低,肥沃地、水澆條件好稍高。

同時,在台畦中間沿樹行打一畦背,則形成“一壟雙溝‘W’台畦”的模式。這樣既能增加樹盤土壤熟土的厚度,又能達到雨季及時排澇,旱天實行溝灌節水。“覆蓋生草”就是在畦上複蓋,行間生草,

防止根係溫度與濕度變化過大,給樹體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在果樹的生長發育中,重要的的表層根的保護,是決定樹體優質豐產的基礎和關鍵。所以果園的土壤管理之要是如何保護好這些根!但如

何才能保護好這些根?主要是防止表層土壤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幅度過大、忽高忽低。怎樣才能防止根係溫度與濕度變化過大?就是要在土壤表麵蓋上一層東西,創造穩定良好的根際環境。常用辦法有:

覆草、蓋膜、地麵濕潤(滲滴灌或勤澆小水)等。如能起壟加複蓋則更是錦上添花。
  在目前我國的栽培條件下,多采取溝灌、盤灌、穴灌,但盤灌的灌水量往往過大,穴灌比較費事,還是以溝灌為好,如W台畦雙溝澆灌,可進行樹兩側小溝澆灌。由樹行一分為二,分成兩個澆水溝。

既可以兩個溝同時澆,也可以單邊澆,也就是說,既可以澆大水,也可以澆小水,這樣既節水,又增大灌溉麵積,有利於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澆水方式,實現樹體的優質豐產。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http://www.sichuanguo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