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樂至縣高寺鎮的許多村裏,隨處可見村民們在地裏忙碌的身影。他們熱切的目光裏有喜悅也有期盼,紛紛投注在地裏那些不足30公分高的小樹苗上。這就是高寺鎮政府近日統一購買並指導村民種下的“致富樹”——
香玲核桃苗。
3月8日,第一批
核桃苗運到,鎮領導與農服中心工作人員顧不上周末休息,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六個村的村民將1000多
畝核桃苗種下。13日,第二批
核桃苗又運到,成片種植、規模發展、形成產業的規劃正在進一步推進中。
因地製宜
尋找致富新路徑
農民要增收致富,必須選擇合適的方法。2011年,高寺鎮引進第一批桃樹苗在梨子灣村等村進行試點種植,取得了良好效果。2012年,經過鎮黨委、政府多次考察,了解到
核桃樹苗對土壤的適應性強,抗旱抗病能力較強,適宜種植範圍廣,結合高寺鎮各村的實際情況,鎮黨委、政府決定在楊氏祠村等16個村推廣
核桃種植業,帶動村民謀求致富途徑。
“這些核
桃樹兩年就要掛果,第三年就見效益,五年進入盛果期,屬於早實、豐產的品種,以後村民們增收又多了一條路。”正在地裏忙著指導村民澆水的高寺鎮農服中心工作人員曹俊告訴記者,
核桃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市場潛力大的經濟林木,一些村民也看準了這一點,自己曾買來
樹苗種植,但由於成本、技術等限製,依靠其增收較困難。如今政府統一購買
樹苗,村民無需投入資金成本,還能得到技術支持,村民們種植熱情非常高。
“鎮黨委政府給我們農民提供苗子又教我們技術,這是辦實事,辦好事!”石堰村的村民黃大爺說,自家兒子媳婦都外出務工,家中缺少勞力,種點麥子、包穀、紅苕之類,一年下來也沒多大收益。現在,種上核桃樹,村民們都看到了豐收的希望。“市場上核桃要賣二三十元一斤!種這個劃得著!”老街村的劉大爺看著自家那片剛種下的
核桃苗喜滋滋地說。
科技幫扶
打造核桃產業帶
繼3月8日首批種植的楊氏祠村、石堰村、老街村、萬壽村、翹腳村、簡樂橋村等六個村之後,3月13日,第二批
核桃苗又運到了古井廟村等十個村。“我們去年規劃的時候就是打算要打造一個核桃產業帶,和桑樹種植、桃樹種植一起,形成規模的經果林帶。”曹俊告訴記者,為形成規模種植,鎮黨委、鎮政府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後期指導工作付出了不少心血。製定計劃、為村幹部召開動員會、教授基本知識,鎮領導和鎮農服中心工作人員一直以“規範種植技術、強化科技支撐”作為指導思想,落實核桃的各項種植、管理技術要求。
“一畝地栽好多棵苗,坑挖多大,挖多深,澆水後土壤的濕度,怎樣蓋膜,這些全部都有標準。”佛岩村村支書羅倫告訴記者,經過前期培訓,
核桃苗的種植知識村民們都已熟悉,“有些村民本來要出去打工,聽說要種
核桃苗,都等種好了才走。政府給我們辦好事,大家都很歡迎嘛。”
據了解,鎮黨委、鎮政府還計劃在十六個村中成立核桃協會,並培養一名技術人員。“後期的施肥、整形、治蟲、防病需要更精細的管理,必須依靠科技。要想收成好,形成產業帶,村民們還需要學習更多科學的管理知識。” 曹俊告訴記者,第二批核桃苗種下後,高寺鎮五千多畝核桃產業帶便初具規模,而高寺鎮農民的致富路也將更加寬闊。
本文來自:四川果苗網,http://www.sichuanguomiao.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果苗網!謝謝關注!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