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 |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
李樹苗流膠病的發病規律與綜防技術
李樹苗流膠病leeding disease,又稱疣皮病,是危害李、柑桔、桃等果樹植株的一種重要病害,主要發生在樹幹上。此病會造成樹皮與木質部腐爛,樹勢日趨衰弱,葉片變黃,變小。嚴重時,全株樹幹枯死。
1.李樹流膠病的發病症狀
李樹流膠病發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並滲出半透明黃褐色的樹膠,病部樹皮鬆裂、脫落,木質部顯露,周圍出現隆起。冬季氣溫較低時,常因寒潮以及早霜使枝幹凍傷,容易誘發流膠病。梅州地區的天氣條件,7月份氣溫過高,濕度不足,病害發生緩慢;8~9月份雨水較多時,可再蔓延危害。
李樹流膠病的發病原因主要分為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2種。
1.1 生理性流膠
主要發生在主幹和主枝上,以主幹發病突出。發病初期病部腫脹,並不斷流出樹膠,3~4個流膠珠連在一起,形成直徑3~10mm圓形不規則流膠病斑。樹膠初時為透明或褐色,時間一長,柔軟樹膠變成硬膠塊。雨後樹膠與空氣接觸變成茶褐色硬質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後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病重,大齡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
1.2 侵染性流膠
主要為害枝幹。病菌侵染當年生枝條,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出現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當年不流膠,具有潛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開裂溢出膠液,發病後期病部表麵生出大量梭形或圓形的小黑點,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6月上旬1次,8月下旬~9月上旬1次,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的大區別。
2.李樹流膠病的病原及發病規律
李樹流膠病是由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的。此外,樹幹害蟲、凍害、霜害、受澇、土壤粘重及各種樹皮損傷或環割樹皮,也會引起流膠。李樹流膠病的病原菌在樹幹、樹枝的染病組織中越冬,第2年在萌芽前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並且從傷口或皮孔侵入,以後可再侵染。梅州地區每年在3月下旬開始發生流膠病。高濕是病害發生的重要條件,春季低溫多陰雨易引起樹幹發病,高溫多濕的4~6月更是發病盛期。病原李囊孢菌通過風雨傳播,再到枝條和樹皮進行初侵染,其分生孢子發芽溫度為8~40℃,適溫度為24~35℃,相對濕度85%~90%。病菌在樹幹、枝條病斑中越冬,於次年3月下旬~4月中旬開始噴射分生孢子,隨氣流、降水滴濺傳播,從枝條皮孔或傷口侵入樹皮再侵染。5~6月為侵染高峰期,9月下旬~10月中旬侵染緩慢停止。在管理粗放、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樹體衰弱的情況下,易發生病害。
3.侵染途徑
侵染性流膠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病枝裏越冬,次年3月下旬~4月中旬散發生分生孢子,隨風而傳播,主要經傷口侵入,也可從皮孔及側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進行再侵染。特別是雨天從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順枝幹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幹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溫度有關。當氣溫在15℃左右時,病部即可滲出膠液,隨著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加重,且土壤粘重、酸性較大、排水不良易發病。
4.主要的綜防技術
根據李樹流膠病的症狀及發病規律,在生產實際中防治此病應以農業防治與人工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化學防治主要控製孢子的飛散及孢子的侵入發病的2個高峰期。具體措施如下。
4.1 加強李樹養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李樹的抗病能力
4.1.1 深翻擴穴,增施有機肥。667m2增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kg,適量增施磷、鉀肥,中後期控製氮肥;科學修剪,合理負載,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減少不必要的機械損傷,協調生長與結果的矛盾,保持穩定的樹勢。同時,在雨季時做好排除積水,降低李園濕度。適時夏剪,改善透風透光條件,同時防治好其它病蟲,特別是李樹的枝幹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
4.1.2 改良土壤,增施石灰。李樹耐幹旱,適宜在沙質鬆散土壤中種植,應改良土壤,粘土應摻入粗沙;667m2施生石灰25~50kg,改善土壤的酸堿度,降低發病率。
4.2 做好夏季修剪清園
以消滅越夏菌源為主,在6~9月份進行清園消毒,刮除流膠硬塊及其下部的腐爛皮層及木質,集中起來燒毀,然後噴中藥殺菌劑靚果安400倍液 +有機矽,噴施29%石硫合劑150倍液及樹體消毒,減少菌源。用20%~25%濃度的石灰乳塗刷樹幹殺菌消毒,加強李蚜、李瘤蚜、蛀食性害蟲的防治,消滅越夏菌源、蟲卵,減少蟲傷危害樹皮。
4.3 刮疤塗藥
在李樹萌芽前或春季用抗菌劑“402”100倍液塗抹病斑,用 1:1:1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噴殺或塗抹病株,殺滅病菌,減少侵染源。塗抹方法:先用刀將病部幹膠和老翹皮刮除,再用刀縱橫劃幾道(所畫範圍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處,橫向1cm,縱向3cm;深度達木質部),並將膠液擠出,然後使用潰腐靈原液或5倍液+ 滲透劑如有機矽等,對清理後的患病部位進行塗抹,一般塗抹2次,間隔3~5天,必要時,在流膠高峰期再塗抹1次。
4.4 藥物防治
早春萌動前噴施5°Be石硫合劑或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殺死越冬後的病菌,每10天噴1次,連噴3次。
2月下旬~3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膠病彈出分生孢子的時期,可結合防治其他病害,噴靚果安600倍液進行預防。
3月上旬~4月上旬、5月上旬~9月上旬為侵染性流膠病的2個發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噴1次靚果安600~800倍液等,連噴2~3次,噴藥次數根據病情而定。
3 月下旬~4月上旬發病初期,噴72%農用硫酸鏈黴素4000~50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50% 多菌靈800~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代森胺1000倍噴霧;每10天噴1次,連噴3~4次。結合防病,噴施50%辛硫磷乳劑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1~2次,防治李蚜、李瘤蚜孵化幼蟲;
5~9月間,正值高溫高濕季節,病害發生嚴重,應采用 25%施寶克乳油500~800倍液、50%施寶功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粉劑800倍液噴灑防治,每7~10天噴1次,連噴3~4次,上述農藥好交替使用。
本文來自:四川宗富李樹苗基地,網址://m.jiaguguoji.com/,轉載請注明來源於四川宗富果業李樹苗基地!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