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宗富動態 NEWS
聯係我們
鄭萬清 182 1550 1756(微信同號)
蒲 強 159 2866 6163(微信同號)

購苗種植兩千畝以上專線電話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國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李樹苗常見病害防治方法可相互參考

點擊數:錄入時間:2020年12月29日


李樹苗常見病害防治方法可相互參考

1.褐腐病又稱果腐病是桃、李、杏等果樹果實的主要病害,在我國分布普遍。

(1)症狀。褐腐病可為害花、葉、枝梢及果實等部位,果剩受害重,花受害後變褐,枯死,常殘留於枝上,長久不落。嫩葉受害,自葉緣開始變褐,很快擴展全葉。病菌通過花梗和葉柄向下蔓延到嫩枝,形成長圓形潰瘍斑,常引發流膠。空氣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灰色黴叢。當病斑環繞枝條一周時,可引起枝梢枯死。果實自幼果至成熟期都能受侵染。但近成熟果受害較重。

(2)發病規律。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僵果或枝梢潰瘍斑病組織內越冬。第二年春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通過病蟲及機械傷口侵入。在適宜條件下,病部表麵長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在貯藏期間,病果與健果接觸,能繼續傳染。花期低溫多雨,易引起花腐,枝腐或葉腐。果熟期間高溫多雨,空氣濕度大,易引起果腐,傷口和裂果易加重褐腐病的發生。

(3)防治方法。消滅越冬菌源:冬季對樹上樹下病枝、病果、病葉應徹底清除,集中燒毀或深埋。噴藥防護:在花腐病發生嚴重地區,於初花期噴布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無花腐發生園,於花後10天左右噴布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醚菌酯30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次。果噬熟前1個月左右再噴1~2次。

2.穿孔病:穿孔病是核果類果樹(桃、李、杏、櫻桃等)常見病害,分細菌性和真菌性兩類。以細菌性穿孔病發生普遍,嚴重時可引起早期落葉。真菌性穿孔病又分褐斑、黴斑及斑點三種。

(1)症狀:細菌性穿孔病為害葉,新梢和果實。葉片受害初期,產生水浸狀小斑點,後逐漸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潮濕天氣病斑背麵常溢出黃白色粘稠的菌濃。病斑脫落後形成穿孔或有一小部分與葉片相連。發病嚴重時,數個病斑互相愈合,使葉片焦枯脫落 。枝梢上病斑有春季潰瘍和夏季潰瘍兩種類型。春季潰瘍斑多發生在上一年夏季生長的新梢上,產生暗褐色水浸狀小皰疹,寬度不超過枝條直徑的一半。夏季潰瘍斑則生在當年新梢上,以皮孔為中心形成水浸狀暗紫色病斑,圓形或橢圓形,稍凹陷,邊允水浸狀,病斑形成後很快幹枯。果實發病初起生褐色小斑點,後發展成為近圓形、暗紫色病斑。中央稍凹陷,邊緣水浸狀,幹燥後病部發生裂紋。天氣潮濕時,病斑出現黃白色菌膿。真菌性穿孔病,黴斑、褐斑穿孔病均為害葉、梢和果,斑點穿孔病則主要為害葉片。它們與細菌性穿孔病不同的是,在病斑上產生黴狀物或黑色小粒點,而不是菌膿。

(2)發病規律:細菌性穿孔病病源細菌,主要在春季潰瘍斑內越冬。在李樹抽梢展葉時,細菌自潰瘍病斑內溢出,通過雨水傳播,經葉片的氣孔、枝果的皮孔侵入,幼嫩的組織易受侵染。5~6月開始發病,雨季為發病盛期。黴斑穿孔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梢或芽內越冬,春季產生孢子經雨水傳播,侵染幼葉嫩梢及果實。病菌在生長季節可多次再侵染,多雨潮濕發病重。褐斑穿孔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葉和枝梢病組織中越冬。翌春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葉片、新梢和果實。斑點穿孔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落葉中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  細菌性穿孔病1病葉,2病原孢子

(3)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清除病原:合理施肥、灌水和修剪,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生長季節和休眠期對病葉、病斑、病果及時清除,特別是冬剪時,徹底剪除病枝,清除落葉、落果,集中深埋或燒毀,消滅越冬菌源。②藥劑防治:在樹體萌芽前刮除病斑後, 全株噴布1:1:100~200波爾多液或波美4~5度石硫合劑。生長季節從5月上旬開始每隔15天左右噴藥一次,連噴3~4次,可用 40%福星8000倍液,或 37%苯醚甲環唑3000倍液。硫酸鋅石灰液(硫酸鋅0.5公斤,石灰2公斤,水120公斤),波美0.3度石硫合劑等。據遼寧熊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在香蕉李上試驗,采用清除病源和藥劑防治相結合,對細菌性穿孔病防治效果達89.2%~90.4%;單獨藥劑防治的,防治效果僅55.2%~57.2%。因此,必須清除病源與藥劑防治並舉,才能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3、細菌性根癌病.細菌性根癌病又名根頭癌腫病。受害植株生長緩慢,樹勢衰弱,縮短結果年限。

(1)症狀。細菌性根癌病主要發生在李樹的根頸部,嫁接口附近,有時也發生在側根及須根上。病瘤形狀為球形或扁球形,初生時為黃色,逐漸變為褐色到深褐色,老熟病瘤表麵組織破裂,或從表麵向中心腐爛。

(2)發病規律。細菌性根癌病病菌主要在病瘤組織內越冬,或在病瘤破裂、脫落時進入土中,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雨水、灌水、地下害蟲、線蟲等是田間傳染的主要媒介,苗木帶菌則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細菌主要通過嫁接口,機械傷口侵入,也可通過氣孔侵入。細菌侵入後,刺激周圍細胞加速分裂,導致形成癌瘤。此病的潛伏期從幾周到1年以上,以5~8月發病率高。

(3)防治方法。①繁殖無病苗木,選無根癌病的地塊育苗,並嚴禁采集病園的接穗,如在苗圃剛定植時發現病苗應立即撥除。並清除殘根集中燒毀,用1%硫酸銅液消毒土壤。②苗木消毒用1%硫酸銅液浸泡1分鍾,或用3%次氯酸鈉溶液浸根3分鍾。殺死附著在根部的細菌。③刮治病瘤。早期發現病瘤,及時切除,用30%DT膠懸劑(琥珀酸銅)300倍液消毒保護傷口。對刮下的病組織要集中燒毀。

李樹常見病害還有李紅點病,桃樹腐爛病(也侵染李、杏、櫻桃等)、瘡痂病等,防治上可參考褐腐病、穿孔病等進行。

宗富李樹苗基地從1986年創業至今,所供的各種果苗均保證:采用豐產掛果樹穗條,嫁接於抗逆性強的砧木;無檢疫性病蟲害;品種純度99%以上;成活率98%以上;同時提供省力高效栽培新技術等服務。歡迎來電谘詢合作。

歡迎您點擊觀看

宗富果業——榜樣的力量

誠招代理